绿荫冉冉遍松城——松溪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纪实
电子产业也是新兴绿色产业 (资料图片)
杉溪水源保护区一角 (朱建斌 摄)
绿色合力 走绿富双赢之路
松溪一手抓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最优;一手抓生态型产业发展,使生态型产业形成竞争力。其中,农业、工业、林业的绿色发展引人注目。
松溪县种植的无公害、绿色农作物面积达17.5万亩,占全县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5%。绿色健康的农作物销量却不好,只因缺张“身份证”。让农作物通过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迫在眉睫。为此,松溪县挤出40万元资金,积极帮扶农民参与“三品认证”。2013年6月,松溪县六成主要农产品先后通过农业部产品认证和省农业厅产地认证,达到国家生态县指标的要求。目前,全县共取得认证证书的产品有22个。
农业穿上绿的外衣,工业也需加快“变绿”的步伐。松溪县对县内污染企业实行严格监控,狠抓节能减排工作,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一批污染企业。2012年,松溪县关停了8家企业,强制取缔20家废旧塑料加工厂,实施废水深度治理,全面完成了污染物减排任务,现在全县COD的排放强度为2.15千克/万元,SO2排放强度为0.68千克/万元,达到国家级生态县考核标准。
如今,松溪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立有机水稻、蔬菜、水果等产业基地,积极稳妥发展烟叶和畜牧水产业,初步形成以亚达、三信、好味、光子农园、丰远食品为中心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有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公司农户”、“公司 中介组织 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实践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创新。
今年1至8月,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增幅位列全市第一;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度也大幅提高,达到16.2%,位列全市第二。
今年6月以来,松溪加大打击破坏生态环境、乱砍滥伐林木的违法犯罪力度,加强林区路面管控力度,严厉打击各种涉林违法行为,也取得明显成效。
连续四年,松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或优于Ⅲ类标准,水域功能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Ⅱ类以上标准,标率连续四年保持在100%;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多年优良水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为“二级”(较好),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2009年以来,松溪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保持90以上,评价指数远远高于75这一优秀标准。
2012年12月,松溪县通过验收,成为闽北首个省级生态县。
四年磨一剑,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过程之中,松溪县形成了党委、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责任部门密切协同,社会群众共同参与的生态创建工作机制;编制实施《生态建设规划纲要》,持续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水利、生态环保、生态旅游等31个重点项目建设,生态松溪羽翼渐丰。
如今,走进松溪便如同走进一幅绿色的生动画卷,一个个生动景象、一组组翔实数据、一幅幅美丽图画,诉说着松溪山青草碧青松立、蓝天绿水韵依依的生态故事。
镜头:走进溪东乡古弄村村民吴进荣的家,屋前栽满仙人掌、芙蓉、夜来香、月季、兰花等20余种花卉品种,而吴进荣、黄美枝夫妇正忙碌地侍弄花草。古弄村像吴进荣一样养花种草,美化绿化生活环境的村民比比皆是,养花、种草成了古弄村的一种新时尚。
- 2013-10-09松溪严地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 2013-10-09松溪:企业加大治污力度 生态环境质量提高
- 2013-09-24中秋节七旬老父欲轻生 子女时常打骂他不堪承受
- 2013-09-11南平松溪:有机种养富了农家
- 2013-09-09初中毕业“专家”开性病诊所 用三无假药治病人
- 2013-09-04松溪:让阳光照亮保障房分配的每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