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南平频道> 国防教育 > 正文

专家:对叙动武可能性极大降低 几经波折俄受益

www.fjsen.com 2013-09-13 08:58  蒲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而即使各方达成一致,同意以外交手段解决叙利亚化学武器的问题,专家分析,这也需要花费漫长时间,而这其中,更充满了政治的博弈和实际操作的考验,移交提案只是众多问题的开端。郭宪纲预测,移交化武过程中,各方将会分歧不断,政治磋商和武力相胁都可能不断上演。首先,在前期确认时,双方就化学武器的数量、储存地点等就可能产生众多分歧。此外,就核查范围,叙利亚与西方国家也可能产生摩擦。“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美国会以动武作为施压。”

同时,即使查清化学武器的情况,郭宪纲认为,对化武的集中销毁,在实施层面也面临复杂考验。如化学武器在境内销毁还是在境外销毁,就面临难题。境内销毁,可能使化学武器落入反对派中的极端组织手中,造成严重后果。而境外销毁,何地建造销毁设施,以及销毁设施的安全性和经费,也是问题。此外,销毁过程可能长达几年或十几年,此间西方亦可能又指责利亚政府不配合,再以动武施压。

超级大国今不如昔 奥巴马处境被动略有得分

纵观目前为止叙利亚化学武器事件的发展,奥巴马的表现可谓犹疑不决,处境尴尬。在本月10日的白宫讲话中,奥巴马坦承自己一开始并不想动武。从“不想动武”,到对军事打击持强硬态度,再到将问题抛给国会决定,乃至于后来面对国会内半数以上的反对声音,奥巴马在叙利亚问题上可谓处境被动,进退两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华黎明就此认为,俄罗斯此举实际上也缓解了奥巴马的难题。普京在奥巴马焦头烂额的时刻体贴地递上一个“梯子”,让奥巴马可以“就坡下驴”。

此外,华黎明认为,奥巴马在处理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上犹疑不决的态度,以及目前较为被动的局面,实际上给国际社会发出一个信号,即美国已经“今不如昔”,他认为“整个事件对美国国际公信力和领导力都造成了重大打击”。他分析,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2008年经济危机的重创,以及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巨大的巨大,使得美国实力大不如前。另外,奥巴马本身即是一个“弱势”总统。2008年当选总统时将“反战”作为主要“卖点”,此后又收获诺贝尔和平奖,战争对于他而言并不是好的选项。

尽管有损美国超级大国的“领导力”,也被许多媒体评价为“表现懦弱”,但也有专家认为,在目前的局势下,奥巴马如果选择通过联合国解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反而获得加分。外交学院李海东教授认为,奥巴马虽被外界评价表现懦弱,“但若能从懦弱中挽回一点面子,走联合国的途径,既可以平复国内民众的反对和国会的政治斗争,也有利于中东地区的稳定,压制‘基地’组织,这对他是有好处的”。

郭宪纲也认为,奥巴马作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避免战争的情况下,达到了去除叙利亚化学武器的目的,“他也是得分的”。且在目前美国国内反战声音占主流的情况,奥巴马此举更是顺应了国内民意。

责任编辑:卓志沐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