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南平频道> 福建要闻 > 正文

厦门公厕建设将强化“无性别”理念 实现“男女平等”

www.fjsen.com 2013-09-07 07:5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新型“世博公厕”,中间两个厕位男女都能用

东南网9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智敏 文/图)近日,河北白洋淀的“中性卫生间”引发网上热议。所谓“中性”指的是“无性别限制”,是为了方便老幼病残而建造的,是一种人性化厕所。由于这部分人士行动不便,所以允许异性亲属陪同进入。

导报记者昨日调查发现,在厦门,“中性卫生间”其实已经开始推广。

“世博公厕”全部是“中性”

从2011年开始,环卫部门开始在街头增设全钢结构的“世博公厕”。这种新型公厕在上海世博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因此被称为“世博公厕”。“中性”,就是“世博公厕”的一大特点。导报记者昨日在BRT二市站旁的一座“世博公厕”看到,这座公厕共有五个小间,最左边是管理员室,然后是无障碍卫生间和两个没有性别限制的独立卫生间,无论男女都可以使用,最右边是男士小便间。

市环卫处卫生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无性别’的‘世博公厕’,如果如厕者行动不便,异性亲朋也可以一起进去陪护。”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建成100多座“世博公厕”,六个区均有分布,主要是在城区道路两侧和BRT站点旁,面积小的20平方米,大的有80平方米。

“中性”能实现“男女平等”

“这种新型公厕还能解决公厕‘男女平等’问题。”市环卫处的这位人士表示。

据测算,女性如厕平均需70至75秒,是男性的2倍多,女性如厕频率也大概是男性的1.5倍。因此,公厕建设的正确理念应该是“重女轻男”,但实际上过去的公厕男女厕位数量大部分都是一样的,看起来“平等”,实际上却是“不平等”。

“无性别公厕”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要单间空出来,男女都能用,高峰期女厕排长队、男厕却还有空余的情况不会再发生,公厕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在今年市政协会议上,农工党界别就公厕问题提交提案,其中就建议“增加无性别公厕项目”。

市环卫处表示,他们将积极宣传“无性别”的理念,争取这种新型公厕在更多的公共场所和单位推广。

不过,“中性”这个名称,因为市民的接受度还不高,暂时不考虑采用。

责任编辑:蓝晓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