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充足率致命红线:民生、平安、光大均低10%
平安光大民生资本增压
2013年上半年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落地实施后的首个半年度,资本监管收紧的趋势越发明显。在资本新规的面前,原本资本压力相对较大的全国性股份银行,资本质量水平出现了进一步下降。
以原来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口径计算,截至2013年6月30日,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为9.9%,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05%,相比于2012年末的11.37%和8.59%均出现了明显下降。不仅如此,若以《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口径计算,平安银行目前的资本充足率仅为8.78%,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7.29%,成为16家上市银行资本质量水平最低的银行。
按新办法计算同样不容乐观的还有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三家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也均不超过8%。2013年上半年,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为9.6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77%。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为9.9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86%。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为9.8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0%。
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内的监管要求:2013年年底前,非系统重要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5.5%、6.5%、8.5%。目前,上述四家银行均满足过渡期分步达标的监管要求。不过,在16家上市银行中,这4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仍处于低位水平,补充资本需求依然较大。
据了解,平安银行正在推进向平安集团的独家定向增发,募集规模约为200亿元。平安银行董事长孙建一向媒体透露,“相关的方案已经上报到监管部门,最近可能就会有结果。”
除此之外,为补充二级资本,今年5月,平安银行股东大会还通过了未来三年内新增发行不超过500亿元的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的方案。
虽然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10.72%,接近11%的较高水平,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低,仅为8%。对于招商银行来说,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成为其实施“以服务为主线推进二次转型”战略的重要一环。
目前,招商银行已经启动了“A+H”的配股计划,首先向A股股东配售30.74亿A股新股,继而向H股股东配售6.8亿H股新股。预计“A+H”配股完成后,招商银行将获得约350亿元的资金,扣除相关的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截至目前,招商银行的资本净额为2695亿元,核心一级资本为2011亿元,配股完成后,招商银行的资本净额将超过3000亿元,核心一级资本约为2350亿元。
在除交通银行以外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中,中信银行的资本质量最好,其次是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2013年上半年,这三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表现为,中信银行11.47%和8.92%,兴业银行11.10%和8.78%,浦发银行11.32%和8.61%。
中信银行曾于2011年7月完成了A股和H股的配股再融资,募集所得257.86亿元直接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水平。2012年,兴业银行也曾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募资资本金235.32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浦发银行距今至今的一次定增发生在2010年10月,共募集资本金391.99亿元补充核心资本,之后,浦发银行和其他银行一样又相继发行了数百亿二级资本工具补充二级资本。
“今年没有向股市 再融资的计划,短期内资本压力不是很大,在未来会探索推出监管层鼓励的发行创设新型资本工具来补充资本。”浦发银行副行长穆矢表示。
五大行不轻松
相比于上述8家股份制银行,三家城商行和五大行的资本质量更令人满意。
在三家城商行中,北京银行(601169,股吧)的资本充足水平相对较低,但2013年上半年也达到了资本充足率11.9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7%的同业较高水平。南京银行(601009,股吧)的资本充足率为13.6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3%, 宁波银行(002142,股吧)资本充足率为12.8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4%。
2013年上半年,随着资本消耗的加速,五大行的资本充足率虽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资本质量水平依然处于同业的领先地位。
就目前而言,五大行中,建行、工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相对较高,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34%和10.66%,工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11%和10.48%。农行、中行的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相应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81%和9.11%、12.14%和9.27%。
交行通过2012年8月的亿元的增资扩股,资本质量达到了大行的平均水平。2013年上半年,交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14%,资本充足率为12.68%。但相比于其他四大行,净利润增速下滑、存贷比空间狭窄都将对交通银行带来资本下行的压力。
2013年上半年,交通银行实现净利润348亿元,增速为12.27%,增速比2012年同期下降了5.51个百分点。同时,上半年的存贷比增至74.44%,逼近75%的监管红线。
对于五大行来说,未来所面临的监管压力明显高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
2013年1月1日施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设置了不同的监管要求。新规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在2018年底前达到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9.5%,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5%。此外,系统重要性银行还要满足1%附加资本要求,如果被确认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所适用的附加资本要求不得低于巴塞尔委员会的附加资本比率2.5%的规定,附属资本由核心一级资本满足。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银监会还没有出台明确的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判断标准,但业内普遍认为工农中建进入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名单中并无悬念。
有消息称,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都有可能入选系统重要性银行。不过,从目前的资本充足率水平看,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所面临的提升资本充足率水平的压力确实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