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百亿千亿绿色产业 南平做活绿文章
南平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1.14%,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的美誉。当地着眼于自身生态资源优势,确定食品加工、旅游养生、生物产业、高效生态农业等作为发展重点,加快打造一批百亿元级、千亿元级绿色产业。南平市委书记裴金佳说,这些产业都是从南平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出发确定的,具有沿海地区难以复制的特点,有利于形成南平的产业特色,增强区域竞争优势。比如绿色食品产业,南平统一整合资源,推动现代工业与特色农业对接,农产品深度加工后包装入市,就地提高附加值;统一注册品牌,打造绿色食品商标,做响做亮拳头产品。
除了发展绿色食品千亿产业,南平市还充分发挥武夷山“双世遗”优势,推动观光旅游加快向休闲养生度假转变,力争打造千亿元级旅游养生产业。正在规划建设崇阳溪旅游景观带长58公里,通过休闲步道、自行车道、绿化带、滨水护岸等,把沿岸的自然山水、历史文化、现代农业、美丽村庄等有机串联起来,两侧布局康体健身、休闲娱乐、高端酒店、文化体验等功能区,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少有的观光养生示范区。记者在武夷山看到,滨江景观慢行道已建成12公里,这条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品质滨水休闲慢行景观带,把武夷山度假区的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云河漂流、酒吧街、茶博园、正规划建设的朱子文化中心等景点串起来,人们在低碳出行、畅想城市慢生活的同时,体验到文化底蕴深厚、绿色环绕的城市之美。
在提高旅游硬件的同时,南平以被住建部确定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为契机,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以新网络、新服务、新业态,催生新的发展模式。武夷山市是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正大力推动旅游管理数字化、服务智能化、体验个性化,构建面向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旅游者的智慧应用体系,2015年将建成智慧旅游城市框架。
未来,南平将致力于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的典范,吸引更多大城市的人们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在这里人们可以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享用到最健康的食品、游览到最美丽的风光、使用最便捷的智慧网络,使南平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的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
点评
转方式 重实效
□ 应 时
南平作为山区城市,如果保护了青山绿水却制约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那不是建设“美丽中国”;如果发展了经济却污染了环境,更不是建设“美丽中国”。当地探索发展思路时注重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发挥优势与克服劣势之间找到着力点,在发挥潜力和寻求突破之间找到关键点,这种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做法,值得借鉴。
- 2012-08-29南平市政府办学习 贯彻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
- 2012-08-15南平:千亿绿色食品产业在崛起
- 2012-08-10南平打造绿色经济示范区 全面架构绿色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