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南平频道> 县市速递> 武夷山 > 正文

武夷山:一个失地村农民的转型之路

www.fjsen.com 2013-08-01 11:5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讯(记者 林张清 通讯员 熊慎端 李志宏)8月1日,正值暑期和葡萄成熟时节,前来武夷山休闲度假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不少自驾车游客慕名来到南源岭村,选择下榻农家旅游,停晚慢步七彩田园,亲手采摘葡萄,观赏岩茶园美景,尔后,品尝乡村特色美食,别有一番情趣,令人流连忘返。

  谈起这一变化,连任五届的南源岭村主任吴木山,感慨不己。他说,由于南源岭村地理位置特殊,因景区保护和建设开发需要,大片土地被征用,许多农民失去赖于生存的土地,正当他们左右徘徊时,村两委开动脑筋帮助他们成功找到一条“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志”的失地农民转型之路,成为远近农村奔小康的样榜。

  失地农民 路在何方

  失地农民,是我国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因建设征用、占用农用地而失去土地合法经营权的特殊农民群体。

  “土地是农民生态的保障,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对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铁饭碗”。吴木山说,作为一位老主任,我深切理解农民心中的痛楚和现状。他说,他见过周边村不少农民因土地征用,得到补偿款后,一夜暴富,不知不措,因村两委缺乏引导,有的“坐吃山空”,有的盲目投资,过度挥霍之后,又再次回到贫困的原点。一些失地农民群体,因缺雄厚资金和必要技术,很快陷入外出投资无门,打工无路,而种田无地的困境。

  南源岭村是1982年从兴田镇仙店村分离出来的,只有230户,700多人口,被誉为武夷山南大门的一颗明珠,背靠武夷山风景区和度假区,崇阳溪从村东部缓缓南流,机场快速通道、峰福铁路、京福高铁、宁武高速公路穿村而过。这里水流潺潺,奇石错杂,绿树成荫,鲜花点点,茶果飘香,好一幅风光旖旎的乡村图景。吴木山说,从2005年起,由于支持武夷山世遗二期保护、宁武高速公路、303省道拓宽、大红袍山庄等项目建设需要,南源岭村被征地土地1.35万亩,全村有三分之二人口失去土地,人均拥有土地不足1亩,成为法规认可的失地农民。虽然被征地农民获得不同程度经济补偿,并陆续搬进统一规划的新居。但如果一劳永逸,没有可续发展眼光,必将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之境地。

  在抉择面前,南源岭村两委,集思广益,深入失地农民家中拉家常,开展面向未来大讨论,征求农民对立足村情,精心谋划美好家园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上下反复,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南源岭村将瞄准地理位置优势,独辟蹊径,充分展示后发优势,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勇当错位发展,生态崛起战略的引领者。

责任编辑:林张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