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南平频道> 国防教育 > 正文

揭秘世界“敌军墓地”:缅怀逝者 用尊重取代仇视

www.fjsen.com 2013-07-24 10:23  陈光文 来源:青年参考    我来说两句

缅怀逝者,不再纠结于历史

就“敌军墓地”相关问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著名的谚语能够给人以启示。俄罗斯人的做法得到了广泛好评,存在于俄罗斯大地上的众多德军墓地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俄罗斯公众鄙视纳粹,但尊重消逝的生命。或许,并非每个俄罗斯人都真心愿意原谅德国人,但德国政府和公众勇于承认历史罪恶的举动,令以大国国民身份自傲的俄罗斯人感到满意;俄罗斯容许如此多的德军公墓存在,绝不代表俄罗斯人忘记了敌人的侵略,正如德国人自己所说:这不是纪念纳粹,只是不能遗忘死去的冤魂,这是对战争的反思。

卢森堡人之所以同意在自己的国土上修建德军公墓,且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未有过争议,也昭示了相似的理念:战争——无论正义还是非正义,一旦时过境迁,就得予以人道主义评判:和平是人类永恒渴望的,单纯就历史问题的黑白善恶纠缠不休,并无多少意义。

在欧洲的很多“敌军墓地”内,都会有展品和说明告诉游览者,这座墓地建设和埋葬的人员状况,以及战争的遗留物品。尽管每年都有死者亲属前来祭奠,还有不少人慕名参观,数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这些墓地始终安静、平和,没有因现实问题或历史纠葛而产生意外,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似乎为死者立碑建墓、留存后世是理所应当的。

据信,这次韩国总统朴槿惠提议交还志愿军遗骸,是希望借此转达对中国当年介入朝鲜战争的“理解和宽容”,即韩中可以从敌对关系转为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关系。还有分析称,韩国这样做是在为以后朝鲜方面送还韩军遗骸铺平道路,因为还有相当多的韩军遗骸在朝鲜境内,韩国希望获得中国协助,为今后朝韩之间进行遗骸交换提供借鉴。

残酷的战争,曾经夺走千百万各国军人的生命,也曾给无数家庭带去永远无法弥补的巨大创伤,正所谓“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不过,历史已翻过了不堪回首的一页,不管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不可能永远沉浸在悲伤之中。一座座散布在异国他乡的“敌军墓地”,不仅代表了对逝者的尊重,有助于唤起公众对和平的向往,更象征着当年兵戈相向的双方以合作思维取代对抗意识,在历史纠葛之外积极寻找携手合作的可能性。陈光文

责任编辑:卓志沐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