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门牵出上游监控项目 美民间组织要求叫停
“棱镜门”牵出上游监控项目
美国媒体日前爆料称,“棱镜门”不过是美国政府庞大的监控计划的下游部分,监控计划还包括利用海底光缆搜集情报的“上游”项目。
《华盛顿邮报》7月10日的一篇报道公布了一张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机密幻灯片,其中介绍了“棱镜”计划以及与之平行展开的“上游”监控项目。幻灯片显示,在“棱镜”之外美国还从“海底光缆等基础设施收集数据”,这是监控计划中的“上游部分”,所获信息大多为元数据。而“棱镜”计划不过是监控计划中的“下游”部分,旨在通过谷歌、微软、脸谱、雅虎和苹果等9家互联网企业收集经过加工的数据。
为保障“上游”项目的顺利实施,美国国家安全局和国防部等机构在2003年与美国环球电讯公司签署了《网络安全协议》。该协议规定,环球电讯公司需在美国本土建立一个“网络运行中心”,美国政府官员可以在发出警告后的半小时内进入查访。据悉,环球电讯公司的海底光缆覆盖全球4大洲的27个国家和地区。过去10年间,不少其他的电讯公司和美国政府也签署了类似合作协议。
在《华盛顿邮报》所披露的幻灯片中,还用黄色圆圈对国家安全局人员做出特别提醒:“应该利用上游和下游两个项目”。
FBI新掌门人为“棱镜门”辩护
就“棱镜门”引发的争议,被奥巴马总统提名为联邦调查局局长的詹姆斯·柯米为政府的监控计划进行了辩护。7月9日,在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听证会上,柯米表示国家安全局的监控计划是反恐的“重要手段”,但他同时希望监督政府监控计划的秘密法庭提高运作的透明度。
“对当前监控计划的相关细节,我并不是很清楚。”柯米在听证会上说,“但我确信,通常而言,搜集元数据并加以分析,是打击恐怖主义非常有价值的手段。”
柯米的辩护并未被国会方面接受。司法委员会主席、来自佛蒙特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帕特里克·莱希质疑说:“要怎样多才算足够?仅仅因为我们拥有搜集海量信息的能力,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这么做。”
此前,曾担任联邦地区法官的詹姆斯·罗伯逊指出,外国情报监控法案法庭的运作程序存在瑕疵,因为该程序不允许国会议员对政府相关行为提出质询,秘密法庭也就不过是个“橡皮图章”。
柯米对此回应说:“透明度是个重要的尺度,在增进民众对政府加强保护其安全措施的理解方面,这能起到一定助益。”
- 2013-06-27国防部回应“棱镜门”事件:折射有关国家虚伪言行
- 2013-06-19“棱镜门”揭秘者反驳“间谍说” 奥巴马再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