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头条 > 正文

南平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强筋健骨”

2017-10-13 07:58:0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姿多曼妙 “绿”练当空舞

制图:严数时

日前,武夷山捷安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2000件新型“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产品,远赴“万里茶道”终点--俄罗斯,实现了南平市三类医疗器械出口“零”的突破。

叩开国际市场之门的生物医药企业捷安医疗,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平市工业向“绿”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也是南平市致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南平市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工业实力稳步增强。今年以来,南平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今年1-8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351.6亿元,同比增长7.4%;累计实现增加值343.1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8月单月增幅8.8%,位列全省之首;累计工业用电量4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增幅保持全省第一。

重点产业,向“绿”转、向“高”看

走进武夷高新技术园区的海源新材料公司,只见一台台“机器手”灵活地自主操作,一件件汽车配件有序成型。

“这是我们按照德国工业4.0标准自主研发、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全自动生产线,生产汽车车身碳纤维轻量化配件,一个汽车部件生产过程仅需5分钟。”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已与吉利、柳汽、宇通、蔚来汽车、中国宝马、上海大众等知名汽车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待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产碳纤维车身5万台/套,实现产值10亿元。

海源新材料公司,是近年来南平市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制造,推动绿色生态工业发展的“经典力作”。五年来,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不断提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产业更加突出。

--在产业链延伸、拓展上,南平市按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要求进行布局,促进退城入园,鼓励飞地工业发展,对全市工业园区产业按照“1+N”、“N+1”模式进行系统梳理,重新整合,实施差异化、特色化、循环经济化发展战略,轻重工业比例由2012年的47.2∶52.8提高到2016年的55.7∶44.3。

--在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转型增效上,淘汰水泥生产企业11家,淘汰落后产能151.5万吨;水泥粉磨企业3家,淘汰落后产能104万吨;铁合金企业4家,淘汰落后产能4.08万吨;造纸企业6家,淘汰落后产能10.8万吨;印染企业4家,淘汰落后产能7598万米;发电企业1家,淘汰落后产能0.9万KW;蓄电池企业4家,淘汰落后产能210.88万KVA。单位GDP能耗从2010年的1.03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5年的0.78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率24.57%,完成创建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城市目标。2016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位列全省第一,为“超额完成”档次。

--在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上,南平市进一步梳理确定现代绿色农业、旅游、数字信息、生物制品、先进制造、健康养生和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并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扶持发展壮大。制定七大绿色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将考评办法列入“四比六促”考评范围。

龙头企业,纵向延伸横向壮大

南孚电池坚持碱性电池生产为主,丰富拓展衍生产品、非电池产品,大力实施产品多元化,积极进军资本市场,争取以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南孚;

南铝公司瞄准轻量化全铝车身,积极开拓轻量化产品新市场;

在传统镜框、相框、装饰线条稳居行业龙头的基础上,邵武王斌集团投资2亿元延伸产业链、升级产品,新上整体家装构件及整体橱柜项目,打造全屋家装定制模式,由传统装修向整体装饰发展,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

福建远翔新材料公司通过对现有2条白炭黑生产线设备及厂房进行升级改造,加快产品与技术升级,项目建成后公司产能、产值和税收将实现翻番;

邵武永飞化工有限公司联合全球产品链最完善、产能规模最大的氟精细化学品企业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永太高新材料项目,进一步延伸邵武氟精细化工产业链条,促进丰富的氢氟酸资源就地转化;

……

近年来,不仅是“五南”企业及邵武的龙头企业动作频频,全市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在加快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上的实践亦是可圈可点。

武夷味精在成立全资子公司--好与佳公司,利用味精生产中产生的淀粉渣、水解渣、农牧业的下脚料等废料作为原料,生产有机肥,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企业效益双赢。

顺昌欧浦登公司从来料加工延伸到高端电子产品,全贴合一体屏技术占领了业界制高点,产品附加值提高上百倍,其中全球首条采用固态胶全贴合、高透防炫玻璃等4项发明专利技术的固态全贴合智能平板生产线的投产,更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近年来,南平市通过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增资扩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了一批在全省、全国同行业占有重要地位的龙头骨干企业,它们成了南平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2016年底,圣农集团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太阳电缆产能超百亿元,全市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达17家,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小巨人”企业达50家。

今年1-8月,全市52项年计划新增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新增长点项目累计新增产值38.3亿元,已完成年度计划新增产值的83.7%,对规模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27.2%,其中,太阳电缆、圣农、南纺等11家企业新增产值均超1亿元。

创新驱动,品牌做优“智造”升级

今年初,经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四部门联合审核,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南平市15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获得省专项资金奖励510.5万元。

其中,绿康生化公司的生物发酵行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项目、杜氏木业公司的实木家居用品智能化工厂项目,还通过了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评选验收,实现南平市省级智能制造项目零突破。

“生物制药行业准入门槛高、技术含量高,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才能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绿康生化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李俊辉介绍说。

绿康生化公司先后高薪聘请来自韩国、新加坡、巴西等地的5名国外专家,并与湖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组建50余人的科研团队,每年投入千万余元进行技术攻关,依托科技创新,不断抢占市场制高点,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近年来,南平市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支持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拥有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18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市级技术中心38个。依托这些技术中心、设计中心,南平制造正向着南平“智造”转变。

技术升级,质量提升,既为南平市工业产品赚来了金杯银杯,更赚来了市场口碑。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4件,福建省著名商标289件、福建省名牌产品131个。其中,“南孚牌”碱性电池、“太阳牌”电缆、“三红牌”电线电缆、“星光牌”新闻纸、“闽牌”革基布、“闽铝牌”铝型材、“NPM”汽车配件等一批名牌产品在国内、省内市场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五年来,南平市坚持绿色发展战略,立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为核心,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打造闽北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使绿色制造成为推动南平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郑金富 陈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