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南平新闻 > 正文

闽北慈善 绽放异彩 ——市慈善总会十年发展综述

2017-09-05 09:11:2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吴杨珠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慈善为民,善举济世。南平市慈善总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至今已走过整整十年的风雨历程。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他在社会救助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慈善总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市慈善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慈善总会按照“安老、抚孤、帮残、济困”的原则,积极募集善款,建立健全办事机构,加强对慈善基金的管理,坚守慈善公信,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慈善活动,为南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多元渠道募捐 形成稳固善源

9年多的时间里,慈善总会恪守全方位募捐理念,广开善款募集渠道,相继开展“慈善送温暖·爱心献社会”、“慈善爱心捐赠”、“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同时,还采取定向捐赠、设定个人专项基金、开展网络众筹等形式,深入挖掘市内、市外慈善资源,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募捐活动,不断增强慈善资金实力。

以灾害应急为契机,广筹救灾资金。2010年在闽北冰灾、青海玉树地震灾害、闽北6·18洪灾等自然灾害救助中,慈善总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第一时间开展救灾募捐活动,募集善款1594.2万元。

以项目需求为重点,形成定向募捐主渠道,着重拓展冠名慈善基金。形成了以慈善总会会长、圣农集团董事长傅光明及南平世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解放的稳固善源。除了“傅光明先生专项慈善基金”和“吴解放先生慈善基金”两大冠名慈善基金外,从2011年起,每年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一场“慈善一日捐”活动,并将其常态化。为慈善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目前,慈善总会已募集资金1.44亿元,向社会投放善款7397.33多万元,通过慈善项目的开展,在我市慈善总会成立的十年间,已使8万多名困难群众得到救助。残疾人生产生活得到一定改善,贫困家庭子女上学有了保障,大病患者看到了生活希望,孤寡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极大地推动了全市慈善事业的发展。一张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衔接的慈善救助网络已然成形。南平的慈善事业,正沐浴着春风,蓬勃发展。

慈善扎根民生 慈辉闪耀大地

据了解,围绕民生问题,市慈善总会重点实施助学、助医、助孤、助残、助农、助教等方面开展慈善项目,为弱势群体撑起保护伞的同时,也凸显了政府社会救助制度之外的“兜底”功效。

推出“助学工程”,为寒门学子带来希望。九年来,市慈善总会共出资2206.55万元,资助了我市8594名贫困学子。

建立“光明通道”,牵引一群白内障患者走向光明。2008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常年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并不限制名额。此外,还对贫困特重大疾病患者开展应急救助;对先心病患儿发起了“闽北儿童先心病救助行动。”

实施“助孤工程”,为孤儿带来家庭的温暖。实施至今已有8年,共向省慈善总会争取资金157.72万元,助养了我市2377名孤儿,解决他们生活和上学问题。

开展“助行”工程。为了给市城乡贫困家庭中的肢体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老人出行创造条件,南平市慈善总会分别于2009年、2014年、2016年共出资160.73万元购买3040台轮椅,全部免费发放给南平市3040名贫困家庭中的肢体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老人。

实施“助农工程”。考虑到我市地处山区和经济欠发达,村民的出行困难和饮水安全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2013年总会争取到省上200万元助农项目资金,资助我市10个贫困边远乡村道路建设,饮水工程项目。

共出资1200多万元,积极扶持教育事业;支持县市的养老福利设施、公共广场设施建设;支持各县(市、区)其它慈善组织的公益活动;启动“慈善健康快车进乡村”项目等等。在有效地扩大社会救助面,调动社会资源,调解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将南平自古崇文尚德、慈善仁爱的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在扶贫济困、救灾救孤,助医助教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展示了南平人民淳朴善良、乐善好施的精神风貌。

拓公益新领域 救助更加精准

2017年,是总会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在7月28日的换届大会上,再次当选会长的傅光明对慈善总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改革创新,加大精准扶贫的力度,扩大南平慈善的影响力。今年,预计拨出3000万元,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拓宽公益领域,实施“五大民生工程”,让救助更加精准化,助力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医疗保险助困工程。为了更好地解决精准扶贫对象因病返贫、因病致病的问题,在全省开展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积极呼吁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市慈善总会积极响应,计划到2020年之前,每年拿出1200万元用于11.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医疗叠加。即精准扶贫对象经过住院医疗后,将政策范围外的医疗费用按照省、市、县、乡给予一定比例的救助,救助比例大约可达到15%,可有效地减轻精准扶贫对象就医负担。

二是养蜂产业助农工程,探索产业扶贫。将拨出专款300万元,扶持1000户贫困户养殖蜜蜂项目,并由农业局提供技术指导,合作社帮助寻找销路。从一味地向贫困户“输血”转变为帮助他们“造血”。

三是兜底帮扶助学工程。出资318.5万元兜底负责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考上高校的贫困大学生。并出资98万元继续资助3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2万元,38名优秀的贫困学生每人每年1万元,共资助四年,为寒门学子求学解决后顾之忧,让救助力度更大、更精准。

四是充分就业助培工程。将资助100万元,与扶贫开发协会、福建瑞泉护理公司联合开办“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委培班”,招收我市100位建档立卡户家庭应届初中以上毕业生,全额免费入读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并免除学费及生活费。让学生有一技傍身,免除就业烦恼。

五是大病应急救助工程。计划出资600万元用于松溪县、顺昌县、光泽县、延平区患重大疾病的贫困人员救助。

坚守慈善公信 大兴和谐之风

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总会成立之日起始终坚决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着力打造阳光慈善、透明慈善,提高社会公信力”的原则,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善款管理使用制度。

据了解,总会将在今年年底推出慈善信息化平台,打开慈善事业对外开放的窗口,形成网站、微信、微博互通,捐赠、救助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网民、救助者、志愿者之间互动的救助平台。提高透明度的同时,有效地提高救助实效,吸纳了更多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关注南平慈善事业,助力南平扶危济困。

此前,总会作为一个常务理事会负责制的团体,每年慈善救助项目的安排都严格按照会长和常务理事会议的决定事项执行。开展的各项救助活动、资助对象名单及资助金额乃至基金运作等情况,都按时在电视、报刊、慈善会刊以及慈善总会网站上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坚持每年由监事会和审计部门对善款、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确保善款的规范运作。

做到所有慈善资金百分百用于慈善事业,各项开支严格按照《南平市慈善总会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不动用慈善基金一分一厘。

公正、公平、公开的运作方式,厚植慈善土壤,让“人人为慈善、行行做慈善”的理念深入人心,有力提高社会各界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爱心企业与公益人士参与进来,在我市掀起了一股慈善风。涌现出不少像南平世华房地产有限公司、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 等一批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先进典型,累计近10人和单位荣获各类慈善荣誉。(闽北日报记者 林梦琳 陈冰倩 谢志源)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