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南平分行为南平高质量发展超越增彩添绿
2022-01-11 17:59: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东南网1月11日讯(通讯员 南兴)绿色是闽北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也是兴业银行的本色。长期以来,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始终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服务,在南平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实验区建设中,该行持续擦亮绿色金融名片,厚植生态底色,聚力产品创新,为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新动能,为碳中和贡献金融力量。
截至2021年10月末,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4亿元,较年初新增约9.4亿元(增量市场排名第一),增幅64%,已累计为闽北绿色发展提供各类绿色融资支持近60亿元,支持了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生态环境、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服务等领域,把更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推动乡村振兴。
机制优先助推闽北加快绿色发展添活力
商业银行是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低碳转型的“主力军”。兴业银行南平分行作为南平市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的唯一商业银行成员 ,积极参与“创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起草,在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标准方面提供参考建议;在福建金服云平台设立“南平专区”,上线“点绿成金”系统。2021年5月,在“第二届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上,兴业银行与南平市人民政府签署《加强绿色金融合作助推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将在“十四五”期间为南平市提供不低于200亿元各类绿色投融资服务。自签约以来,南平分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已新增12亿元,持续助推南平市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实验区建设。
为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该行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服务机制。经总行批准该行成立绿色金融部,持续发挥该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专业优势,着力推动辖内绿色发展转型。今年3月,由于绿色金融业务的突出表现,分行辖内顺昌支行被南平银保监分局授予福建省银行业首家“绿色支行”。
金融创新助力福建生态环境权益价值实现
作为顺昌“森林生态银行”的运营主体,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 是国家重点木材战略储备基地,顺昌县重要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基地,同时也是福建省首家在海峡股权市场进行林业碳汇交易的林场,2019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林场”。
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探索生态环境权益价值实现机制,有力支持顺昌“森林生态银行”发展。自2011年与顺昌县国有林场合作以来,该行已为林场提供1亿元资金支持;2021年为顺昌县林业建设有限公司提供0.65亿元的融资资金。2021年3月,福建省首笔“林业碳汇贷”2000万元落地,为生态资源高效转化为经济价值提供了新路径。今年9月,“一元碳汇”小程序也已正式入驻兴业银行手机银行(城市服务专区),丰富了“碳中和”金融服务新场景、新模式,带动社会公众绿色低碳环保意识。10月,依托“一元碳汇”项目,南平分行与顺昌县人民政府联合发行福建省首张碳汇主题——“一元碳汇”联名卡,将碳汇主题服务融入借记卡用卡权益,这些权益可通过“一元碳汇”平台进行碳排放指标认购,抵消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量,进一步深入探索“绿色金融+乡村振兴”,助力“碳中和”。
绿色信贷助推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科技特派员首创于福建,发源于南平。2021年,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积极通过产业推动、绿色信贷、科技赋能、产品创新等举措助力南平“科特贷”业务发展,积极延促推广“科特贷”模式。至10月末,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已累计支持科技特派员服务的企业(农户)贷款户数31户,余额16亿元,持续将惠农政策与银行金融产品有机融合,服务领域涉及海鲜菇、竹制品加工、茶产业等闽北特色行业。
福建神农菇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顺昌县一家栽培珍稀食用菌的标杆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大规模使用瓶载自动化技术生产海鲜菇的企业,占有1/3的国内市场份额。创始人池茂连就是当时下派到顺昌的首批科技特派员。在池茂连等科技特派员的带动下,顺昌已成长为全国最大的海鲜菇生产基地。
早在2013年,神农菇业规划建设神农食用菌产业园之初,正为筹建规划建设资金缺口而四处奔波。危急时刻,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及时援手相助,发挥绿色金融优势,给予神农菇业1亿多元的绿色信贷支持,其中为公司争取来低息技改项目贷款715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3250万元,为险些搁浅的产业园建设送来了“及时雨”。2017年,神农菇业入驻顺昌县工业园区,着手二期项目扩建,扩大生产规模、提质上量。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又先后为企业提供两笔“园区贷“共计2800万元,着实解决了企业在发展升级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难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神农菇业承担着保民生物资供应的重任。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引导帮助企业通过福建省“金服云平台”申请中小企业纾困贷款,开辟绿色通道,1000万元纾困贷款资金一天完成放款,同时给予3.35%优惠利率,“雪中送炭”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稳发展,纾困解难显真情。
相伴八年共成长。神农菇业在南平分行的贷款余额从最初的650万元增至如今约8400万元,神农菇业的销售收入也从2000万元增长至3亿元,增长了15倍。截至目前,南平分行已先后向神农菇业提供绿色融资超5亿元。
引金融活水支持生态茶园建设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武夷山市大力推广种植生态茶,建设初级生态茶园,把茶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茶叶是闽北农产业的当家花旦,如今,生态茶园在茶产业发展中唱主角。
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星村镇。科学种植不仅改变了燕子窠,也改变了整个武夷山的茶叶种植生态。2018年,在南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1000亩的燕子窠茶园成为无农药无化肥种植的生态茶园试点。至今,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面积累计超过3万亩。
武夷山市首席岩茶厂的负责人杨文春,是燕子窠生态茶园的经营者、践行者、受益者。他通过“有机肥+绿肥轮作”模式,使得生态茶园无须施肥施药,消费者也能喝上健康茶。11月,在南平市财政局、市融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有力支持下,兴业银行南平分行为武夷山市首席岩茶厂提供200万元银政担模式“科特贷”,通过银政担三方合力推进绿融业务落地,持续助力武夷山生态茶园建设。
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创新产品“茶商贷”“茶农贷”,专项用于支持武夷山茶产业发展和茶品质提升,通过打造利率优惠、期限灵活、循环使用、随借随还、线上线下申请、服务范围广的特色化、差异化金融服务,为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延伸金融服务半径,完善服务乡村振兴机制提供有效实践。
“多亏了兴业银行为我们提供的信用贷款,进村入户现场服务,线上申请还免担保,利率低,现在我们村的生态茶园建设可以做得更快更好啦!”兴田镇南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翁建冬感慨说道。
据了解,茶产业在南岸村较为集中,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茶叶。2021年7月,该村被武夷山市列为首批生态茶园建设试点村。兴业银行了解到这一情况,迅速组织人员到该村了解村部、村民的实际需求,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同时加快贷款申报和审批流程。截至目前,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已为南岸村50余户茶企茶农提供信贷额度超1000万元,加快助推生态茶园提升建设。
近年来,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紧跟政府导向,充分发挥本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势,持续优化茶产业服务方案,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让金融服务更“接地气”,助推茶产业生态改造,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生机活力。2020年以来,兴业银行南平分行通过“线上+线下”已为250多户茶农、茶商提供资金支持2.9亿元,用于生态茶园改造建设,提升茶叶品质。
据悉,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紧跟国家战略发展导向,持续发挥绿色金融专业优势,在新能源开发和运用领域上,紧抓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业务机会,全力加快布局区域内光伏行业重点业务,推进合作生态构建。将南平市下辖延平区、建阳区、建瓯市、顺昌县、浦城县等5县市纳入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整体规划,并已与顺昌县政府签订光伏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将提供不低于2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额度,助力顺昌县绿色低碳发展升级。目前已在建瓯市落地南平市首笔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贷款1100万元,让更多从事绿色产业的企业获得资金支持,提升金融服务获得感,从而也产生明显的环保效益。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将持续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省市发展战略,围绕南平市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目标,持续发挥“商行+投行”战略优势和绿色金融优势,增强“融资+融智”支持,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区域绿色金融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持续聚焦南平市“三大创新”“四个着力打造”“3+4+5”重点产业集群和“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七大工程”等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引金融活水助推闽北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全方位推进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新时代富美新南平建设贡献更大的兴业力量。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