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开展“三大行动”,打造新就业服务群体幸福港湾——服务一群人 温暖一座城
| 2025-11-25 10:04:4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长途跑累了,到这儿歇个脚,喝口热水、吃顿热饭、洗个热水澡,再睡个安稳觉,这里的服务真是太暖心了。”近日,货车司机林森元对建阳回龙服务区的“共享司机之家”称赞有加。
像这样的暖心站点并非个例,“暖蜂驿站”“司机之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等545个服务点遍布南平全市,集休息、饮水、充电、热饭、应急药箱、阅读等六大功能于一体,如繁星点点,照亮新就业群体的奔波之路,为他们打造“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温馨港湾。
打造“暖心阵地”只是起点。南平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精准实施聚新、暖新、护新“三大行动”,将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与管理落到实处、做到细处。
扎实的服务离不开坚实的组织保障。“我们以夯实组织为基础,以发挥作用为目标,持续拧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责任链条。”南平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南平市委社会工作部进一步出台《关于做好新就业群体凝聚服务工作“三大行动”实施方案》,通过人民建议征集、基层服务阵地、党组织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诉求与建议,已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百余个。
目前,全市已新建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16个,实体化组建快递行业党支部5个,推动11家互联网企业完成“党建入章”,并组建了交通运输、快递、外卖配送、物业等多个行业党委,构建起上下联动、条块协同的严密组织体系。
与此同时,我市注重典型引路,精心打造了“福运武夷”等特色党建品牌,建立起“红主播”星级评定与积分兑换机制,挖掘培育一批优秀新就业群体代表,积极推荐参评劳动模范等荣誉,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围。
精准服务,关键在于回应真实需求。我市开展的“一月一主题”系列服务活动,内容涵盖政策宣讲、健康守护、技能提升等多元领域,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服务更延伸至家庭成员:建瓯市创新推出“i在建州 暖‘新’有我”友好联盟,浦城县开展“浦有爱 志同行——红色星期六爱心早餐配送”等特色活动,传递着全方位的温暖与关怀。
服务触角还在持续延伸:从延平区马坑社区的“骑手友好街区”,到武夷山市下府洲的暖蜂食堂、再到浦城县工会驿站的爱心早餐,友好场景不断拓展。在条件成熟的街区、小区,设置清晰的友好路线、暖新便民地图、专属的“暖新车位”、贴心的楼栋导向牌,有效破解了“商铺难找、楼栋难寻、车辆难停”等实际难题。
除了暖心服务,南平更着力构建长效保障体系。在能力提升方面,依托南平开放大学和各大职业院校,面向该群体开展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和创业指导;联合邮政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举办多场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及职业技能竞赛等培训,助力从业者提升专业能力。在权益保障方面,加强劳动用工监督检查,联合保险部门拓宽“零工保”等险种覆盖面,持续筑牢劳动权益防护网。
服务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南平正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从城市服务的受益者,转化为基层治理的贡献者——全市组建起“红骑先锋队”“南得邮你”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动员新就业群体投身食品安全宣传、环境整治等公益行动;创新的“蜜值银行”积分管理模式,让每一次服务都可量化、可兑换,极大激发了参与热情……
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名快递员、外卖员主动到社区报到,累计反映各类问题170余个,成功兑换物品90余件。他们正以“城市合伙人”的姿态,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力量。(徐陆锋 邓学文)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