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光泽清溪村:“五个一”医防融合模式织密山村健康网

2025-11-25 20:45:4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1月25日讯(通讯员 邓水印)“以前心脏不舒服要让儿子送我去乡卫生院,几十公里山路绕得人难受,现在村卫生所就能测心电图,上个月还有省里的专家到村里义诊,这日子踏实多了!”11月上旬,光泽县清溪村一体化村卫生所里,73岁的村民李伙秀拿着刚做的心电图报告单感慨道。

这个户籍人口1706人、在家仅331人的偏远山村,66%的在常住人口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曾因“距乡卫生院24公里、县城医院49公里”的地理劣势,长期被“看病远、就医难”困扰。如今,当地以“4+N”全民健康医防融合网格化服务为抓手,推行“五个一”健康工作模式,用“数据+服务+保障”的组合拳,为村民织起了一张“家门口的健康防护网”。

从“模糊台账”到“精准画像”,摸清山村健康“家底”

“刘阿姨,这几天膝盖好点了吗?这次把您的关节劳损病史补进档案,等等医生会帮您调整用药。”10月底,清溪村健康网格员邱金兰带着“4+N”服务团队再次来到老人刘细香家。此前,清溪村虽有村民健康档案,但部分居民的基础信息、健康状况等记录不够准确。“没有准确的档案,医生上门服务就像‘盲人摸象’,没法精准对接需求。”清溪村文化特派员吴加志说。为了把“家底”摸清,村里组建了由“4+N”团队+村民小组长组成的入户小组,白天找在家老人、晚上等务农村民归家,逐户核实信息,不仅更新基础病史、用药情况,还为独居老人张贴印着紧急联系方式的“健康联系卡”。目前,清溪村331名在村居民健康档案更新率、重点人群标注率均达100%,且同步录入基卫信息系统,医生通过系统就能查看村民的既往诊疗记录,避免重复检查、用药冲突。

从“自付压力大”到“报销有兜底”,减轻就医负担

闽北山区不少偏远村落,年轻人纷纷进城务工谋生,留下大量老年群体驻守家园,“空心化”背景下,老年人看病贵、怕花钱的顾虑尤为突出,不少老人因担心住院费用负担重,常把小病拖成大病。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初,清溪村从村集体经济中拿出3.094万元,为221名老人购置医疗补充保险。这份补充保险精准衔接现有保障体系,参保老人发生住院、门诊特殊病种治疗或意外受伤产生的费用,在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常规渠道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每年最高还能再享受2000元补偿,形成“医保+补充保险”的双重兜底格局。更让村民安心的是,保险公司承诺,在保险资金不“穿底”的前提下,每年报销结束后将重新测算成本,适时提高个人保障金额;未来随着参保覆盖面扩大,还将同步上调每人的保障额度,让村民能持续享受政策红利。目前,光泽县正积极探索并逐步推广至其他行政村,让更多像清溪村这样的偏远山村留守老人,都能享受到双重医疗保障带来的安心,打消群众“看病贵”的顾虑。

从“奔波两小时”到“家门口看专家”,打通服务堵点

“以前去县城看病,一大早就得起来赶班车,来回坐车贵不说,还得麻烦邻居照看家禽,现在专家来村里,在家门口就能调药!”10月16日,村民李大叔拿着省里专家开具的处方,难掩感激。为破解“奔波就医”难题,清溪村构建“省市专家巡诊 +县乡团队下沉+上门服务”的多层级诊疗体系,积极协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专家进村义诊;县、乡两级医生团队则每月定期下沉至村卫生所,开展常见病诊疗、用药指导、慢病随访;对偏远自然村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团队还会提前通过健康网格员摸排村民就医需求,安排专业对口的医生上门送诊送药。今年以来,清溪村已开展集中诊疗服务5次,为200余名村民提供诊疗服务;为行动不便村民提供上门服务7人次,解决了慢病调药、术后复查等实际问题。

从“没症状不检查”到“主动查健康”,守住疾病防线

今年9月上旬,乡卫生院体检队伍带着仪器设备到清溪村一体化卫生所,为村里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三病”患者提供了1次免费体检,项目涵盖体格检查、腹部B超、心电图等。村医逐户通知体检时间及注意事项,确保了“应检尽检”。“要不是村里组织体检,我还不知道自己有慢性肾病!现在按时吃药,指标都正常了。”75岁的邱大伯是今年体检的“受益者”。起初他觉得“不难受不用做检查”,在村医的劝说下参与,查出慢性肾病早期,经过吃药控制,目前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据悉,此次体检共覆盖121位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筛查出21名慢病及重病患者,全部纳入重点监测,村医定期随访、调整用药。下一步,清溪村还将扩大体检范围,逐步覆盖青、中年人群体,以应对慢性病年轻化趋势。

从“小病拖成大病”到“急症快处置”,筑牢基层防线

清溪村距离县城医院远,慢病患者日常管理难、急症救治不及时曾是突出隐患。依托县域医共体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6大中心资源,在一体化村卫生所设立慢病门诊,构建“日常规范管理+急症快速处置”的闭环服务,让慢性病患者实现“小病不出村、急症不耽误”。日常诊疗中,慢病门诊为每位患者建立专属管理台账,详细记录用药情况、血压血糖监测数据及随访轨迹,村医定期随访,对病情波动者通过远程会诊及时对接县医院专家,实时调整治疗方案,真正筑牢了基层健康防护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五个一”全民健康医防融合工作模式的实施,清溪村“未病早预防、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会诊、慢病有管理、转诊帮对接”的目标初步实现。下一步,当地将持续强化健康协管队伍培训、扩大健康宣教覆盖面、增配便携式医疗设备,让“家门口的健康守护”更贴心有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