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供电:组织开展扶贫日及媒体开放日活动
2019-10-17 17:34: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
分享到:
|
《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等媒体在浦城县水北街镇水尾村采访脱贫致富事例。 李义友/摄
东南网讯 10月17日是第六个全国扶贫日,国网浦城县供电公司按照福建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国网公司、省市公司扶贫工作要求,在挂点帮扶村浦城县水北街镇水尾村开展了“爱心接力·助栗发展”扶贫日感恩及媒体开访日活动。
“非常感谢县供电公司,在电网建设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还积极配合我们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并给予我们美观、整齐的线路布置。”“感谢供电公司给我们村变压器增容了600千伏安的,还给我们引进电动脱壳机,就这一项与人工脱壳比较,村民就增收10万元。”“我种植锥栗26亩,年收入7万元。之前在外面打工一年才收入4万元。感谢政府政策好,感谢供电公司帮扶好,现在办电非常方便,用电非常满意。我和我的邻居们都不出门打工了,在家就能当老板……”座谈会上,浦城县水北街镇镇政府党委书记杨春雄、水尾村村党支部书记陈火生以及村民代表吴光进分别分享了自2016年以来,在国网浦城县供电公司的爱心帮扶下,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农民纯收入、村集体经济均超过脱贫标准线的故事。“爱心接力”活动现场,国网浦城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李建洋代表供电公司向水尾村村党支部书记陈火生现场捐赠扶贫款10000元。
《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等媒体在浦城县水北街镇水尾村现场采访锥粟种植大户。 李义友/摄
在村民吴光进家门口,新购买的电动锥粟剥壳机飞速运转,不一会儿,近一百斤的锥粟便脱壳而出,前来收购的人员马上将锥粟装车运走。吴光进介绍道“以往人工剥壳200斤要1天时间,现在用机子只要1个小时,省时省力高效率。同时,以往人工锥栗剥壳每斤成本0.5元,使用剥壳机人工成本加电费只需每斤0.2元,以他家种植26亩锥栗,仅仅这一项就可以增加了收入3200元。”
“锥栗示范园共有1126亩,投资1000万。目前还没结出果子采摘,明年就可以采摘有收成了。下阶段马上就着手锥栗加工厂、冰库等配套设施建设,感谢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变压器增容、线路改造,提供优先、优质、快捷服务,助力打造锥栗向休闲、保健食品深加工。”在水尾村金山的锥栗示范园,浦商回乡创业者邱家宇介绍道。
自2016年建立定点帮扶以来,国网浦城县供电公司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央企精准扶贫使命和主任,在“可持续”上下功夫,主动下基层、听民意、摸实情。结合行业性质,根据水尾村村民生活、农产品生产、加工特点,3年累计投入400万电网建设,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村民生活生产保驾护航。同时,每年给予扶贫捐赠款10000元,并因村制宜,实行‘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扶贫方式,针对村里以往锥栗种植缺少技术指导,产量不高情况,主动邀请县林业局、县农业局专家多次到果农、林农林间地头开班授课,让锥栗种植规模化、科学化,助理村民增产增收;因户施策,精准掌握贫困户的资源、劳力和技能等产业发展条件,加强特色产业的落实和推进。引导贫困户开展家禽养殖、农作物种植,发动单位职工“爱心购买”,提高帮扶对象自身发展动力,促进贫困户主动增收、长效脱贫。截至2018年底,水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708元,村集体收入11万元,农民纯收入、村集体经济均超过脱贫标准线。
浦城县供电公司代表在水北街镇水尾村举行捐赠仪式。 李义友/摄
水尾村村支书陈火生介绍道:“2019年,水尾村锥栗种植4000多亩,村民收入可达400多万。目前村里已购买剥壳机32台,按年产量40万斤计算,仅仅使用电动脱壳机这一项就能帮助村民增加收入10万元,是电力精准扶贫照亮了水尾村脱贫致富路。”
活动过程中,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闽北日报、南平市电视台、浦城县电视台等媒体全程跟踪,以点带面进行现场报道,大力营造了国网浦城县供电公司在脱贫攻坚中展现的央企主任形象。
当天,该公司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了“优质服务下乡”“安全知识下乡”提供用电咨询服务、宣传安全用电常识,以及开展“大地美容”快乐公益志愿活动。
水北街镇镇政府党委书记杨春雄、水北街镇镇政府纪委副书记罗建军、县委文明办副主任罗水泉、省电力公司营销部农电处高级工程师陈庆华、国网浦城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李建洋、国网浦城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严远明、国网南平供电公司党建部副主任李娟、国网南平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张威参加了活动。(陈书忠 李义友 叶凌云)
相关阅读:
- [10-15] 浦城供电:临江智能变电二期扩建工程正式投运
- [10-11] 浦城供电举办“重阳岁岁红 夕阳景正浓”活动
- [09-26] 浦城供电开展线路综合检修保障国庆安全用电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