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延平新闻网 > 剑津论坛 > 正文

从“龚遂劝农”学社会治理

2014-10-31 17:13:34  来源:  责任编辑:吴杨珠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的一项重要社会事务。鉴古思今,汉代“龚遂劝农”的故事,值得当下的社会治理者借鉴学习。

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66年,“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当时已经70多岁的龚遂被推荐为渤海太守。汉宣帝召见时问他:“何以治渤海,息其盗贼?”龚遂回答说:“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龚遂到了渤海边界,地方官员听说新太守到了,“发兵以迎”,龚遂遣返了军队,向各地下发了一道文书:“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

随后,龚遂单车独行,到了渤海郡。“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驽而持钩,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龚遂紧接着开仓放粮,救济贫民。他发现当地人“好末技,不田作”,便自己“躬率以俭约,劝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经过他的一番治理,当地“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古代中国,由于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类似渤海郡这样,因自然灾害导致饥馑,继而逼得百姓揭竿而起,以求生路的事时有发生,不少王朝就因此灭亡。龚遂处理这次动乱,并非头一次,也不是最严重的一次。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不动兵刃,就将一次社会危机化于无形之中。他以自己的成功实践,验证了他“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观点的正确。

以史为鉴,龚遂的做法值得称赞的有三点。一是准确定性。他首先判定是因为“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才导致了动乱的发生,参与双方是“陛下赤子”和“陛下之兵”。如此定性,避免了敌我对立,限制为内部矛盾,给此后和平的处置方式奠定了基础。二是政策明确。既然是内部矛盾,就要尽量避免使用武力,化解敌对情势。龚遂遣返了军队,制定了相当宽容的区别标准,取消了追捕措施,将手持农具、被逼造反的百姓划为“良民”,要求官府不得追究。同时明确“持兵者乃为盗贼”,将其与百姓加以区分,直接促使“盗贼”放下武器,拿起农具。三是对症下药。针对当地的不良民俗,他亲自示范,劝农耕牧,引导百姓以刀剑换取牲畜,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终于实现了社会安定、百姓富足。

古人的经验和智慧,为当下的社会治理过程中,正确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譬如,遇到不同利益方的冲突时,切忌盲目以敌对思维,简单确立对立面,而是要认真分析,准确定性,避免矛盾冲突激化。问题处置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消弭对立情绪,促进和解、商洽,以求得最大限度的共识。事件平息之后,也不能一了百了,而是要认真思考深层次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寻求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根本之道。

(摘自 求是理论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延平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 媒体聚焦
  • 延平报道
更多>>娱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