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县域风采 > 正文

顺昌:谟武文苑——金溪畔上话文明

2022-08-19 17:30:3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撤迁到谟武文苑内的游氏门楼 徐华山/摄

东南网8月19日讯(通讯员 徐华山)“大圣祖地,零碳顺昌”,有个地方是必然要去的,那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谟武村。村中的谟武文苑,则像是镶嵌在青山绿水中的一颗明珠,静候金溪畔,诉说这里的乡风文明……

初识古宅

谟武文苑坐落于顺昌县元坑镇谟武村游酢弄。这是一座清代同治年间的大宅,为清朝中宪大夫廖品斋的故居,三进庭院,有后花园,面积约1200平方米。旧宅保持古香古色的清代建筑风格,装饰精美,门窗雕刻神鹿、灵猴等图案。这里曾作为乡、村办公场所,20世纪80年代演变为文化场所。大厅中央立孔子塑像,两边是一副描述谟武名胜风光、流风雅韵的楹联。

文苑汇聚谟武历史文化,设有六室、两展、两校、一亭、一园的文娱、休闲场所,还有立雪堂、二贤堂、立雪亭、晦翁书斋和廖刚文化研究会,陈列着石器时代以及唐、宋、元、明、清以来的各种文物。革命历史文物中,有当年彭德怀率东方军在谟武成立苏维埃革命政权后,红军使用过的望远镜、苏区银角子等革命遗物。这里还陈列知青文物,并经常举办廉政教育等各种展览。

理学渊源

在谟武文苑中,被誉为“镇馆之宝”的有游酢庙铁铸钟、朱子祠碑、明代木雕龙舟头、清代护林碑及杨时、游酢等5位历史名人的家传族谱。

元坑是宋朝理学的播迁之地,谟武是元坑理学之乡的发源地,吸引“闽学四贤”中的三贤到此传道授业。理学名家杨时、游酢“程门立雪”求学归来,将理学传入福建,曾到谟武讲学。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在谟武办有“晦翁书斋”“苍山书院”,集往来学者学习、交流理学思想。在理学名家的教育熏陶下,元坑谟武后来出了“道南高弟,绍兴名臣”廖刚、“仲先真古君子”的廖天觉,“朱门领袖”蔡元定以及南宋名臣廖德明等先贤名臣。谟武理学为元坑乡村治理、企业发展、乡风文明等奠定重要基础。

文苑“四榜”

1986年,谟武廖氏旧居改谟武文苑,并沿用至今。1996年文苑成为南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中宣部把文苑的“四榜”编入《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100例》,中央文明办把文苑的“四榜”编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方法100例》并向全国推介,使谟武文苑名扬八闽。如今,谟武文苑已是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苑有“四榜”。一为功德榜:刊登本村先贤的生平伟业和现代乡贤为国家、为人民、为家乡,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事迹,作为村民学习的榜样;二为成才榜:公布本村考上大中专的学子,和他们的家长名录,把这些家长作为崇文重教、育子成龙的楷模;把这些学子作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的榜样;三为好样榜:表彰家庭美德好的代表人物如:好婆婆、好丈夫、好父亲、好媳妇、好儿子等人的突出事迹;社会公德好的典型人物如:好党员、好团员、好村民、好青年、好邻居等感人事例;职业道德好的先进个人如:好村长、好队长、好厂长、好老师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人物;四为能人榜:登载本村靠政策致富、靠科技致富、靠勤劳致富的能人的先进事迹,作为村民学习的榜样。

通过学习这些正能量的榜样,谟武全村人崇文重教,讲文明、讲道德、讲和谐,走守法致富之道,像先辈一样,为国家、为人民、为家乡做贡献、创伟业。

谟武文苑“四榜”,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人、村里事,对村民进行教育,使村民的道德行为、思想品质、文化素质、法律意识等得到大大提升。

目前,元坑镇政府已经筹集资金200万元,将对整个文苑重新修缮,提升改造乡风文明,届时一个崭新的文苑将呈现在金溪畔边的谟武村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