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县域风采 > 邵武 > 正文

邵武:一张竹板承载一个产业上下游

2021-01-19 17:15:3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呢?叶世俊为做实验做研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厂里,没有什么节假日。当时为了做项目,将一百立方米的竹刨花寄到德国做实验,并开发适合福人森工使用的铺装机。开始试用那些铺装机时,厂里技术人员觉得有一些问题。可是,德国的技术人员坚持认为没有问题,不肯改动。照这样生厂,将来产品出了质量问题,不是自己吃哑巴亏。怎么办呢?叶世俊作为研发团队的“领头羊”,花一个晚上与技术人员悄悄改动设备,结果试验成功,德国一方只好同意改动设备。

2016年,全国唯一一条百分百以竹拉丝下脚料为原料的福人公司竹刨花板生产线正式投产。自此,“垃圾”变成抢手货,且价格逐年提高。

“开发区有270多家竹制品加工生产企业,每年竹材加工后‘丢弃’的竹节、竹兜和竹粉等废料约50万吨。”邵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黄斯勇介绍道,“从2016年起,福人公司全自动竹刨花板投产后,每年可‘吞吃’掉约17万吨。而且竹制品加工生产企业进驻到福人森工附近的竹产业园和竹循环经济园后,形成规模化的竹材初加工基地和半成品集散地,物流成本缩短,‘废料’们‘足不出园’就全被吸收利用,是竹产业园中最具代表性的绿色制造龙头企业。”

产业之变,上游效益提高了

“过去,我们的竹拉丝一般都是卖到安徽、浙江、江西,基本不赚钱。”邵武市竹产业园竹拉丝厂老板邱文郁说,“有了福人森工以后,竹下脚料一吨都可以卖到300多。而且进入产业园后,连卖竹粉的运费都省了很多。”邱文郁在竹产业园办的拉丝厂一天消耗毛竹30吨,生产大约12吨竹拉丝产品,竹下脚料有17吨。按眼下的价格,每天可增收五六千元。

邵武竹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有一些香港和浙江老板到邵武办厂,乡镇出现了半机械化加工的竹拉丝和竹勺加工厂,这些企业为邵武竹产业的发展培养了第一批创业者和技术人才。

1  2  3  4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