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财经 > 邮储银行 > 正文

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打造金融精准扶贫的“政和模式”

2020-12-29 18:49:59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App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虽已是冬至,但来到南平市政和县外屯乡,站在上千亩的荷花田面前,脑海里依然不自觉浮现出清澈的湖水与荷花交相辉映的“荷花图”。

6年前,在时任政和县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关心指导下,邮储银行南平市分行和政和支行联合县扶贫小额信贷助推协会,成功向外屯乡莲子专业合作社发放了110万元全国邮储首笔三农小额担保贷款。

一粒莲子带富一方百姓。目前,三农小额担保贷款已累计发放1.1亿元,惠及农户1200多户,而莲子种植规模已扩大到3000余亩,还发展莲田养鱼、养鳖,办农家乐,50多户贫困户成功实现了脱贫,外屯乡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莲子之乡”。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在政府部门、邮储银行等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下,目前,政和县贫困人口从3564户1.34万人到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4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今年4月,政和县“摘帽”省级贫困重点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鹏表示,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当金融扶贫先锋队,大力推进新时代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打造了一批以“政和模式”为代表的金融精准扶贫样板,用金融力量点亮了百姓的小康梦,充分履行了新时代国有大行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示邮储银行新作为、新气象。

党建引领聚合力争当金融扶贫先锋队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年关将至,伴随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南平市政和县孙玉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孙玉夫妇每天都忙得连轴转。

“合作社从创办之初便获得了邮储银行的10万元贷款。在非洲猪瘟等关键时期,我们又通过‘农村党员创业贷’30万元,让合作社化危为机,迎来发展春天。”黄孙玉感激地说,近年来,在当地邮储银行的全力帮助下,合作社规模也从当年出栏商品猪700头发展到现在年出栏5000多头,蹚出一条致富路。

党员身份,“金”光闪闪。黄孙玉夫妇只是“农村党员创业贷”众多受益村民中的一个代表。在政和农村,有部分想创业的党员存在发展经济无门路、创业无资金、申请贷款无抵押、销售产品无信息的“四无”难题。为破解“带头人”困境,2018年5月,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联合县委组织部、石屯镇、政和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首创“农村党员创业贷”;2019年1月,又在星溪乡成立了“党员创业带富”管理中心和邮储银行“党员创业贷”服务中心,并在该乡服务大厅专门设立“党员创业贷受理台”。

党建引领聚合力,引领扶贫新气象。如今,“农村党员创业贷”已形成示范带效应,覆盖石屯、星溪、铁山三个相连的乡镇,一条环政和城区的示范带已初步形成,累计投放贷款1853万元,架起一座座脱贫致富的“金桥”。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在政和县曾经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党组织建在脱贫攻坚产业链上。”受此启发,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一脉相承地提出——把党组织建在脱贫攻坚金融服务链上。针对银行与贫困户信息不对称问题,该行创新提出了银行、乡镇、村三级党(委)组织联动的“支部联动”机制和联络员帮扶机制。通过银政支部联动机制、产业带动帮扶机制、金融服务优化机制,点面结合,多途径、多层次扩大精准扶贫覆盖面,累计发放扶贫类小额贷款1.1亿元,惠及1200多户贫困户,引导更多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到扶贫一线。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福建、发源于南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亲切关心指导、总结提升的工作机制创新。

坚持创新引领,邮储银行南平市分行在市分行层面创新推出“金融科特派”,并与南平市科技局联合推出“科特贷”。作为首批试点支行,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先试先行,建成了全国首家“金融科特派工作服务站”,汇集科技创业信息,做大做强绿色金融。目前,已收集15户科技特派员和33户农村经营主体贷款需求2000万元,发放“科特贷”900多万元,打造了邮储特色品牌。

激活发展源动力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饮水思源不忘老区,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政和县是中央苏区县和革命老区,也曾是福建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亲自挂点帮扶政和县,他三次深入政和县调研视察,对当地脱贫攻坚等工作寄予殷殷厚望。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邮储银行勇当脱贫攻坚金融服务的排头兵,始终把金融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创新“银村共建”模式,把信用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整村授信、批量开发”信贷服务模式,切实解决了农户融资瓶颈。目前,全县已建成信用村43个,帮扶农户贷款结余近亿元,助力一大批农户走上致富路。

脱贫攻坚,成败在精准。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邮储银行因地制宜下好服务“三农”这盘棋,推动党建资源在扶贫一线聚焦发力,加大对地方带贫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银社带动模式”,让合作社等脱贫攻坚的经济主体带动脱贫个体,持续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政和县东涧村曾是一个无产业,无村财的村庄。在廖俊波书记的指引下,确定了发展花卉产业的路子,但缺乏发展资金。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将“三农小额担保贷款”引入东涧村花卉产业合作社,为花卉产业建起了引“水”之渠,累计提供信贷支持1116万元,带动93户贫困户致富,并成为全县第一个在该村建设信用村的金融机构。

金融活水清如许,秀美乡村入画来。在邮储银行“金融活水”滋润下,东涧村完全实现脱贫,步入小康,2020年10月,该村还获评“全国文明乡村”,实现了从一个贫困村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全国先进村的“沧海之变”。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邮储银行南平市分行前瞻性地推出了“乡村振兴贷”。2019年1月,该行作为当地首家金融机构与政和县政府签订了《政银合作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1月,推出扶持政和县乡村振兴的一系列创新举措,解决了乡镇各阶层优秀人才群体缺乏发展资金、贷款难、融资慢、融资成本高等难题,成为进一步驱动乡村振兴“新引擎”。这一创新产品已累计为43名农村优秀人才提供资金超700万元。

打造双品牌工程 擦亮党建这张“金名片”

政和县,中国白茶之乡。2020年8月,邮储银行成功为“中国(政和)白茶城”授信3.2亿元。

这个由中华供销总社和政和县政府共同投资、合力打造的福建省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南方白茶集散重镇,实现销售上百亿,成为政和县产业升级发展的里程碑式项目。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为破解地方经济发展金融困境,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高举普惠金融大旗,组建了“党员金融服务智囊团”,以专业项目组的形式,推出多项金融服务创新解决方案,服务好白茶城这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助力金融精准扶贫,行动是最有力的带动。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党员组成“金融先锋队”,带着移动展业Ipad、复印机下乡上门,通过“一站式”服务,做到信贷服务一站式,业务流程一体化,成为当地贫困户津津乐道的“身边的银行”。

精准政策导引,政银政策互动,让脱贫攻坚主体精准受益。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推动党工共建在扶贫一线发挥效力,以“思路领先一招,动作快人一步”的俊波精神,通过构建一系列精准政策体系,让政府和邮储银行形成精准的扶贫合力点,打造了一批精准金融带动精准扶贫的样板,也形成党建“1+N”共建机制,树立了党建“金字招牌”。

脱贫攻坚需要社会各方群策群力、各展所长,携手夺取最后的胜利。“红色驿站”作为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联合县委组织部共同打造的党工双品牌之一,不仅帮助县委县政府解决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的难题,更是作为流动党员管理中心,让流动党员充分感受组织的温暖,夯实厚植党建带动金融创新的根基。

“劳模创新工作室”则是他们打造的另一个党工品牌。2020年10月,该行与县总工会签订框架协议,打造了全县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支行里,有县及县以上劳模8名,占该行员工人数的30%。他们积极发扬劳模工匠精神,在支行转型升级、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工作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提升了支行做精作细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大业的力量之源。

做一家有温度的金融机构,不仅接地气,还要接地温;不仅锦上添花,还需雪中送炭——这是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一直以来的追求。在扎根服务政和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该行真抓实干,用大行情怀留下佳话,用大行温度温暖贫困户,受到社会各界的点赞,擦亮了邮储银行党建这张“金名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