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峡石刻的前世今生
2020-06-04 09:14:3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
“两岸青山翠如洗,一湖春水波生烟”。天蓝、山翠、湖清,这是美丽香山的山水佳处。每次回到老家,我都要前往公园,一为看山观水,二为拜访那三方石刻,如老友相聚。走进公园,但见镶嵌于园中央新筑的假山上的正楷“蒙泉”二字,字大如斗,刷上红漆,熠熠生辉。据《南平县志》载:“蒙泉”2字,每字110厘米,宽90厘米,右上款“成化甲午端易(阳)日”;左下款“天台人八岁童蔡潮书于此”,字迹端楷。二十世纪90年代初,水口电站建坝蓄水,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当年村民用切割机切下这一方石刻,却未把 “刻于此”三字完整切割下来一并保留,殊为可惜。遥想当初,蔡潮于成化甲午年(1474)端阳日欣然命笔题写“蒙泉”付刻,谁曾料想这位未及总角之年的孩童,居然留下了一副难得一见的古代儿童书法作品呢? 540多年以后,人们不仅争相以石刻为背景拍照留念,而且还有人兴致勃勃地将“蒙泉”二字拓成字画悬挂,让石刻“活”出了精彩。 这位八岁便能题字的蔡潮,何许人也?蔡潮(1467-1549),字巨源,号霞山,明代浙江天台(今浙江临海市天台县)人,天资聪颖,爱读经典,手不离卷,博闻强识,过目成诵,擅长书法,喜作大书。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迁兵科给事中。嘉靖元年(1522)移任福建右参政,筹措督运军粮协力抗倭,屡有功绩,泉州、漳州等地为他立碑记功。 蔡潮与苍峡有着颇深渊源。其父蔡贻庵曾于明代成化年间任职于苍峡巡检司,蔡潮与两位兄长蔡湘、蔡泾随父在此地度过童年时光。后来,他的两位兄长病殁后,葬于苍峡境内九龙山麓中。嘉靖四年(1525),时任福建右参政的蔡潮第二次到达苍峡,据说也留下第二方石刻“怀古”二字,每字也是一米见方。因1958年修外福铁路,“怀古”被“切”,只留下“古”孤字,如今也憾留水底。《南平县志》留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文字:“嘉靖四年,参政蔡潮重建,后复毁废。”他重修了九龙书院,是其在福建“多举善政”中的一桩。 今人在香山公园里还能看到蔡潮的第三方石刻,其文另一方石刻“天台蔡潮宦游三至此,嘉靖甲申记。”为楷书。 “甲申”即1542年,“宦游”指外出为官。蔡潮第三次到达苍峡之时,已入暮年。原来,他行将赴任河南右布政使,到苍峡辞行,祭奠亡兄,从此远别,山长水迢,无由再会。蔡潮官休后,回到故乡浙江天台,直至辞世。 蔡潮的三方石刻,虽然记载了他个人成长的断代史,却见证了苍峡村的文明进程史。 |
相关阅读:
- [01-19] 名人墨迹石刻
- [07-18] 浦城重现朱熹石刻“锦工石壁”
- [08-09] 摩崖石刻千古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