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群贤话传承 文脉系未来——2025年考亭文脉提质发展工作会议、第七届“考亭文脉奖”颁奖大会侧记

2025-08-17 09:09:2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6日,2025年考亭文脉提质发展工作会议、第七届“考亭文脉奖”颁奖大会在考亭书院举办。800多年前,大儒朱熹创办考亭书院著述讲学;800多年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者嘉宾齐聚于此,再度为这里点亮求学问道的学术之光。

考亭文脉奖始于2019年,由中国朱子学会主办、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执行,已为海内外多位在朱子文化传承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士授予该奖项。“矢志传承,锲而不舍”,本届“考亭文脉奖”获得者是现任中国朱子学会顾问、福建省闽学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朱清。

“闽北人民在传承朱子文化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有缘置身其中,奉上薄力,是我人生一大幸福。”颁奖大会上,朱清将荣誉归功于闽北这块“文明的沃土”,并展望了未来工作规划,“我将进一步致力于深度挖掘朱子文化精髓,与南平各方面共同探索书院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融合可能。”

七载春秋,“考亭文脉奖”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得到了国内外朱子学界的积极响应。“考亭文脉奖不仅表彰先进,还推动了学术研究、文献整理、文化交流、朱子文化普及推广。”正如中国朱子学会会长朱崇实所言,该项活动为潜心研究朱子学的专家学者搭建了研修会友的思想盛宴,不同学派在交流对话中求同存异、激荡发展。

“宦游、吟游和交游构成了朱子的精神世界,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信念。”“福建和闽北完全可以依托丰厚底蕴、凭借独特资源优势,在研习考亭文脉的传承上有所突破、超越。”在主旨演讲环节,浙江大学教授林玮和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王立斌分别以“行走的朱子”“考亭学派与考亭文脉的传承”为主题展开演讲,深入扎实的学术分享引来阵阵掌声。

“继承、弘扬、创新、发展”“怀济世之心,平治天下”“着力赓续历史文脉,奋力谱写当代发展”……在本次创新设置的“专家与谈”环节,黎昕、方彦寿、陈逢源三位专家同台研讨,畅言考亭文脉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朱子文化是牵动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的思想纽带。来自台湾“朱子之路”参访团的80余位台胞不仅是这场学术盛会的见证者,还带来了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答案”。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伴随着清脆的钢琴声,台湾泰雅学堂参访团23名青少年诵读《朱子家训》的纯净音色充满会场。

参访团负责人陈智明介绍,自2018年尝试将朱子诗词改编为合唱曲目以来,这一“文化+音乐”的创新已经成为学堂学生学习认识朱子文化的重要途径。“我很喜欢《朱子家训》。”首次来到南平,小学员罗力崴新学了不少朱熹的诗词,“以前演唱多是背歌词,现在我慢慢能理解词里的意思了!”

以文脉为纽带,交流互鉴,共谋发展。考亭书院,古因大儒治学而兴,今因群贤共研而新。一年一度的“考亭文脉奖”颁奖大会落下帷幕,但考亭文脉提质发展势头正旺。这一诞生于“道南理窟”的文化交流创举,将为朱子理学的挖掘、发展与传承,为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培育时代新人,凝聚更多智慧与心血。( 程若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