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碧水展新颜 绿富同兴谱新章
| 2025-11-21 10:08:3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谆谆嘱托,殷殷期盼,在闽北山水间回响。
南平市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创新建立局地(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地方政府)联动保护机制,首倡并成立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联盟,系统化构建“护绿”体系,深化“四防一提升”联动保护机制,谋划推进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制定出台了《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先行方案》,在1001.41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外,划定4252平方公里的协调保护区、融合发展区,用环带“外圈”更好地保护国家公园“内圈”,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4.5%,森林蓄积量967.65万立方米;野生脊椎动物种类769种;野生高等植物种类3404种;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九曲溪流域水质常年保持Ⅰ类,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最新一轮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累计发现新物种34个。
水清岸绿,美如画卷。
日前,一条记录了近百只白天鹅在建阳区将口镇崇阳溪浅滩悠闲觅食、振翅低飞的短视频在市民的朋友圈“火”了。“现在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候鸟的身影也越来越常见了。”一位观鸟爱好者赞叹。野生白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迁徙过程中会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宽阔水域停留。白天鹅成群现身,正是南平生态持续向好的最直观见证。
生态向好,天鹅翩跹,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南平市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从目标引领、系统保护、综合治理、法治保障等方面入手,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聚焦“力争全域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力争全域实现主要流域水质Ⅱ类以上、力争全域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力争全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四个全域”阶段性目标,南平搭建“生态体检平台”,深入开展全域生态体检,对全域生态环境“把脉开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