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南平创新“一件事”机制,构建全链条安全管理新格局——破解山区治理难题 守护闽北“高速”平安

2025-09-22 09:12:1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闽北群峰叠翠,1044公里的高速公路如银色长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穿梭。作为福建省版图最大的设区市,南平的高速通车里程稳居全省首位,但复杂的山地地形、多变的山区气候,再加上高速管理涉及部门和层级多,让这条承载着经济发展的“动脉”,常年面临着安全管理的“重压”。

2025年,南平市道安办在延平区等试点基础上,创新推出高速公路沿线“一件事”全链条综合治理机制,以“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信息共通、隐患共治、违法共处、宣传共融”的“六共”理念为抓手,打开山区高速治理困局。如今,闽北行人闯高速警情下降,跨部门应急处置提速,违法车辆生存空间压缩。

溯源共治:解民忧除隐患

“以前汛期渡船一停,村民怕绕远路偷穿高速,我每次看到都捏把汗!现在护栏扎起来,干部还代买米油药品,谁还冒险?”近日,延平区大横镇大仁洲村村主任站在新修隔离栏旁,语气满是踏实。

2024年6月,持续暴雨致大仁洲村渡船停运。为省半小时绕行路,村民频频冒险穿高速,车灯与身影交织成“不定时炸弹”。不同于以往单纯路面劝阻,南平市启动“一件事”机制,延平区道安办牵头组建“应急+交警+执法+镇村”联合工作组,直攻问题根源。宣传员用“身边案例”讲风险,养护工人补装隔离栏与监控,镇村干部按“需求清单”代买生活物资。“既管‘不许闯’,又管‘怎么活’,这样的治理我们服!”村民态度从抵触变配合。

这样的“标本兼治”并非个例。延平北收费站旁常坑村下跨涵洞,曾因积水、碎石多被戏称“雨天泥潭、晴天石滩”,村民宁愿翻护栏。“一件事”机制启动后,交通、养护部门合力疏通管道、硬化路面、安装照明,让“鸡肋”涵洞成“放心道”。

截至2025年,南平通过“溯源共治”为73个沿线村庄补1501处防护“漏洞”。数据显示,2024年延平区行人闯高速警情同比降44.23%,2025年全市再降13.57%;2024年试点以来,未发生一起因行人违法上高速引发的交通事故。

多方联动:快速反应保畅通

山区高速安全隐患常是“跨栏难题”——涉及领域广、部门多,单靠一家“单打独斗”,往往力不从心。而“一件事”机制构建的多方联动体系,恰是打开跨部门治理的“万能钥匙”。

2024年5月清晨,建瓯京台高速1731公里处告急:18米高边坡上,220立方米弃土出现溜方,松散泥土雨中下坠,下方是车流密集的高速主线,一旦滑落后果严重!

“启动‘一件事’机制!”南平市政府指令下达。半小时内,高速交警到现场警戒疏导,养护部门携物资布防线,建瓯市政府分管领导带干部现场办公,将“弃土清理、边坡加固、排水沟改造”任务细化到人。

雨不停,抢险节奏不乱:挖掘机清弃土,工人堆防护坡,技术员监测稳定性。72小时后,隐患被彻底清除。“以前协调部门要两三天,现在机制牵起所有人,效率翻几番!”参与抢险的建瓯市交通运输局干部感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