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村养老社区的守望
2025-08-26 08:55:29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张梦媛 |
分享到:
|
民之所忧 政之所向
南平市地处闽北山区,农村地域广阔、村落分散,再加上人口外流严重,留守、独居老人众多。这些老人生活、出行、就医和子女看望不便的问题十分突出,有的还存在住房安全问题。
农村老人的痛点,就是党委政府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点,南平市委主要领导对此十分关切,积极谋划推动乡镇“幸福里”社区试点工作。2023年,南平市10个县(市、区)各选1个乡镇开展试点。
对于这项全新的、综合性的试点任务,建瓯市民政局局长吴章中焦虑了很久:“钱从哪儿来?地从哪儿来?人从哪儿来?”为此,他专程到浙江省龙游县考察,并深入辖区各乡镇、村调研,与基层干部群众仔细探讨问计。
经过反复勘察,建瓯市选址闲置的小桥镇敬老院,通过改建的方式,仅用3个月时间就建设了14套老年公寓,并配套建有公共厨房、幸福菜园、零工就业点、老人活动场所等。重点针对边远、“空心村”老人,采取试住3个月的方式进行试点,首期即入住14户23人。
当地乡镇干部说,刚开始大家对“幸福里”是什么、怎么样都不清楚。项目做起来后,老人住进来了,大家反馈这种“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愁”的养老模式,正是农村老人和子女期待的。
小桥镇在南平市第一个挂牌“幸福里”,并被冠以“1.0版本”供全市学习。后续不断有老人踊跃报名申请入住,为此小桥镇启动了“幸福里”(二期)项目建设,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新建的形式,共建设公寓31套,目前已入住26户40人。当前,两期项目已基本住满,小桥镇正在着手谋划三期项目的建设。
“躺平了天下太平,做下去都是问题!我从来没发现农村工作会存在这么多堵点和盲点。”这是建州小桥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爱娟的心里话,她负责筹建小桥镇“幸福里”(三期)项目,感到心压重石。
作为农村老人互助型社区,“幸福里”社区如何采取契合农村实际、低成本的运作管理方式,是这项探索能否持续的关键之一。小桥镇的做法是将管理运营交给当地乡村振兴公司。
“我们会从老人中推荐选出社区长负责社区管理,公司负责公共设施的维护、社区安全,这样不仅降低运营成本,还能调动老人的积极性。”范爱娟说。
老人入住“幸福里”后,大多反映还面临着家中耕地、林地的流转、托管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既可以让老人增加收入,还可以让农村分散闲置的资源集约运营。”范爱娟介绍,这都需要基层持续探索推进。
所幸的是,难题正在逐步被攻破。为了集思广益,南平市建立了常态化的基层观察员机制、青年研究员机制、老人联络员机制,特别组织在“幸福里”现场召开多场各路能人参与的“夜话经济”研讨会。在具体实践中,办法从无到有,很多问题的解决也从不可能成为可能。尤其是建瓯市小桥镇,在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之一等“东风”下,探索出很多具有前瞻性、先锋性的创新举措。
众人拾柴火焰高。2024年,南平市乡镇“幸福里”社区的案例入选福建省第一批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典型案例。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