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电力 > 新闻中心 > 正文

南平供电:为山区电网数字化转型装上强劲引擎

2025-01-08 17:21: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为解决线路施工材料运输这一难题,南平供电公司无人机作业班引入多旋翼载重运输无人机吊装运输施工材料。据介绍,此次运输物资使用的多旋翼载重无人机最大飞行时间长达0.4小时,最大载重230公斤,单台飞机日均运输量约30吨,不仅运输效率更高,降低人工运输造成的损耗率,还避免运输通道树林砍伐,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当天的施工地点位于半山腰,山路蜿蜒崎岖。以往依靠人员肩扛搬运物料和工器具大概要1个小时才能到达。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运输,不仅将现场施工人员从繁重的搬运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其更能够专注于电网建设工作,还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在实际运行作业中,多旋翼载重运输无人机除了可以实现近地面低空抛投作业,还能定点降落投放。

1月6日,在南平建瓯市吉阳镇110千伏铁塔防雷整治工程中,只见无人机缓缓到达铁塔顶端作业点,定点悬停在上方,将避雷器、铁附件等材料安全运送到铁塔上的工作人员手中,由工作人员接收后安装到铁塔指定位置。无人机来回一趟,不超过5分钟,极大缩短了检修工期时间,减少了作业人员背材料上山登塔的体力及安全隐患。同时,现场还配备微型手提储能电站,可以随时随地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充电,20分钟内即可将无人机电池全部充满。

为此,南平供电公司无人机作业班积极探索无人机深化应用场景,创新改造载重无人机,提高作业安全性和稳定性,推动电网项目建设降风险提效能。利用大载重无人机,搭载先进的4G图传及稳定的飞控系统,实现检修物料在山区内快速输送及精准投放。“载重无人机可搬运接地线、复合绝缘子、链条葫芦等重物,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等优势。”南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无人机班班长林声凯说。2024年,南平供电公司无人机班组共开展杆塔精细化巡检13543基,红外巡检8914基,通道巡检3800公里,发现并治理严重及以上缺陷隐患1576处,输配无人机巡检覆盖率分别提升至91.9%、100%,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无人机智能充电柜 让无人机充电更省事

1月3日,南平供电公司无人机作业班班员龚炳伟在家中通过手机APP监测到,班组正在充电的无人机电量全部充满,“智能充电管家”自动切断充电电源。这是南平供电公司群创项目研制的一项无人机电池充电创新项目,让无人机充电更智能、更高效。

以前,对电力巡检无人机电池进行充电时,由于需充电电池数量多,且充电时间慢,因此需要专人每天等待电池充满断电后才能下班。2021年,国网南平供电公司无人机作业班在福建省电力公司设备部、电科院及双创中心的指导下,开展“无人机智能充电柜”项目研制,先后完成四次无人机电池充电技术的更新、迭代。“无人机智能充电柜”通过专门的管理软件,用户可以随时监控每一台充电柜的状态,进行远程操作和维护,无人机电池实行安全统一管理、高效智能应用,有效提升了电池管理及电池使用效率,杜绝了充电及存储的安全隐患发生,也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

2023年,经省公司双创平台孵化成功入围国网一级电商,“无人机智能充电柜”已在福建南平、四川成都两家公司试点应用,成效显著。“无人机智能充电柜”实现了“无人机智能充电柜的研制,实现了无人机电池充电情况远程监控和满电后自动断电控制,能够有效防止无人机电池过充,以及过充引起的电池寿命降低和过热起火问题。同时,作业人员加班充电的情况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每天可减少员工加班时间约2.5小时。”南平供电公司无人机作业班班长林声凯说。

截至目前,该装置已在南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的8个运检班组以及2个直供区的输电运检班组进行了应用,累计减少专人加班5090小时,累积节省开支总额39.6万元。

近年来,南平供电公司无人机作业坚持“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探索无人机技术在电力运维领域的新应用,从生产实际问题出发,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无人机+”智能运检体系,为输配电线路运维模式转型升级提供了动能。2024年,该班组荣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荣誉称号。

1  2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