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10日讯(通讯员 徐华山 李隆川 文/图)7月7日至10日,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赴南平市顺昌县实践队深入高阳乡大富村,开展了为期四天的调研实践活动,积极响应国家“以竹代塑”倡议,为竹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实践队与大富村村委展开座谈
抵达大富村,实践队与村委展开座谈。会上,村委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大富村竹产业的发展情况,涵盖产业规模扩张、技术创新成果及政策扶持状况等。队员们就产业发展问题与规划深入提问交流,初步勾勒出竹产业发展全貌。
连日来,实践队分组入户走访。队员们不仅了解了大富村竹资源分布,包括竹林面积、主要竹种及生长状况,还与村民深入交谈,明晰了竹子收入占比及构成。同时,团队分析了竹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借鉴临湘成功案例,探寻专业知识与当地产业的融合路径,为后续调研报告积累素材。
实践队员们依据竹龄梯度分类截取样本。
实践队员们听取当地科技特派员徐丽华介绍竹子的生长情况。
实践队走进万亩毛竹林,践行“以竹养林”理念。他们针对不同年份竹子取样分析,探究霉变条件,依据竹龄梯度分类截取样本,结合视觉图谱拍摄与村民访谈,建立霉变与竹龄关联数据库,助力竹子原材料差异化定价。此外,实践队利用专业优势对竹材进行“三级分类法”,实现竹材全利用,为村民增收出谋划策。调研结束后,队员们还将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实验,提供更多可行性建议。
实践队到顺昌县菁融竹木有限公司调研。
实践队还前往顺昌县菁融竹木有限公司,聚焦龙头企业如何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队员们重点学习了企业在竹材加工处理和产品创新方面的经验,思考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的结合点,探索高附加值材料研发的可行性,尝试开发新的竹纤维增强塑料及利用竹废料生产可降解包装等产品。
此次实践活动,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实践队将课堂知识与国家战略、地方需求紧密相连,用专业知识助力竹产业升级,为顺昌竹乡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