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供电:为山区电网数字化转型装上强劲引擎
2025-01-08 17:21: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东南网1月8日讯(通讯员 陈书忠 张显凤)“无人机准备就绪,现场温度35摄氏度,风速3米每秒。设备运行一切正常。”“无人机起飞!按规划路径进行巡检!”1月7日,在南平供电公司110千伏九江线巡检现场,一架“无人操控”的多旋翼无人机按照既定航线,实现“站到站”的自主巡视、数据画面回传等高压线路巡视工作全过程场景应用。这是无人机巡视维护电力线路的一个缩影。
随着数字化转型以及各种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无人机实时联网传送数据,操控人员可以从空中俯瞰线路全貌,一旦发现问题,无人机还能悬停开展精细化巡视检测,并将巡视画面和巡检数据实时回传到无人机管控平台上。相比于以前的山高路远,如今一“机”在手,线路无忧。近年来,南平供电公司无人机作业班创新电力线路巡检方式,实现了从“人巡走山路”到“无人机人工操控”再到“无人机自动巡航”的三级跳,开启“智慧运检”新征程。
“立体巡检+集中监控” 让运检模式更精益
“摄像头向右再给点角度,拉近一点看看,速度一定要慢。”2024年12月24日,南平供电公司无人机作业班针对110千伏古江一回线,开展了无人机自主巡航任务,基于电力北斗的无人机自主巡航系统,结合高清视频,为输电线路智能化运维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近年来,随着南平电网的不断完善以及输电线路数量的快速增长,设备运维要求也随之提高。为应对输电线路主网规模迅速增长与运检人员持续缺乏相矛盾的困境,破解人工巡检巡视效率不高、手段受限的难题,南平供电公司无人机作业班加快推进无人机智能运检体系建设,强化输电通道可视化建设,全力打造输电线路“立体巡检+集中监控”精益运检新模式。以数字化手段和输电监控班组建设为依托,提增输电专业人员工作效能,巡检效率提升6-8倍,开创了输电专业智慧升级的崭新局面。
浦城县供电公司开展无人机多机型巡检工作。黄兴亮 摄
相比于人工巡检,无人机巡检具有不受地形限制、范围广、机动灵活、便于辨识隐蔽缺陷等特点,能在一些人工巡检无法看清的高山、深沟、三跨等区段精细掌握线路运行状态。为提升输电线路巡检效率,南平供电公司无人机作业班大力发展无人机巡检业务,组建无人机巡检团队,积极推动传统运维模式向人机协同运维模式转变。目前,该公司有无人机飞手81名、无人机127架,针对山区运行环境恶劣、设备老旧的输电线路,建立周期性飞巡计划,及时发现隐患缺陷。
同时,该公司无人机作业班还通过安装智能感知设备,深化应用全景平台,将单一运检模式融合成“无人机+高清视频”立体巡检模式,开展立体联合巡检,构建了多维度、全天候、无死角的巡检体系。
在南平供电公司输电全景监控中心,监控大屏滚动更新着闽北地区高压输电通道的实时监拍图像。监控设备就是输电运检人员的“千里眼”,监控人员通过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对杆塔本体及通道进行远程巡视,及时掌握施工隐患区段、线下大棚、线路通道情况,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监控人员将第一时间联系运维人员赶赴现场核实处置,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对隐患点做到有效管控直至消除。
载重无人机 为山区电力检修减负
1月5日,在邵武市110千伏安平-和平开断接入朱三变110千伏线路工程11号铁塔建设现场,一台载重无人机仅用3分钟就将塔材和工器具运送至山上的施工点,不仅大幅提高了山区运输效率,还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南平供电公司无人机手正在给载重无人机安装电池。陈熹 摄
南平供电公司输电线路大多分布在崇山峻岭之间,山高路远,电网建设难度大。建设人员以往都是依靠人力搬运沉重的塔材在山林间穿梭跋涉,不仅耗时、耗人、耗力,影响工效,而且体力不足对电网建设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相关阅读:
- [11-26] 南平供电: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保障电网安全稳定
- [11-23] 南平:好电何以护航“绿叶”生金
- [12-13] 国网南平供电公司:“业数融合、创新引领数字化优秀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 [11-29] 国网南平供电公司:首次开展主配网市县联合融冰演练 护航电网迎峰度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