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县域风采 > 正文

顺昌:“近邻党建”赋能“一老一小”的美好生活

2023-07-25 18:19:4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7月25日讯(通讯员 徐华山 雷斌凌)7月22日,顺昌县洋口镇大爱社区举行“大爱美好生活馆”揭牌仪式,副县长范超、洋口镇主要负责人、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志工、部分乡贤及居民代表100余人参加。

近年来,顺昌县洋口镇党委聚焦破解易地搬迁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大爱社区的治理问题,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1333工作法”,持续探索农村社区近邻党建,成功打造了大爱美好生活馆,馆内设有长者食堂、健康故事屋、人文悦读空间、零碳社区工作站等,成为向社区居民提供更精准、更丰富服务的一个缩影。

守护幸福“夕阳红”

窗明几净、人气“食”足。走进占地近500平方米的长者食堂,可以看到崭新的炉灶、电饭煲、消毒柜、桌椅、餐具、空调等设施设备,舒适温馨感扑面而来。“每天有近20余名符合条件的老人在这里免费用午、晚餐,对于行动不便的长者,我们还会送餐上门。”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志工胡颖表示。

长者食堂的建立,为老年人省去买菜做饭的诸多不便,尤其对于独居、留守、失能等特殊老人而言堪称“雪中送炭”。“以前自己在家里煮饭,每天煮一次吃三餐,现在每餐都能吃上有营养的热饭菜,心里暖暖的。”大爱社区76岁的雷将娣是这里的常客。

更为难得的是,老伙伴们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相互陪伴,满足了心理需求,广受好评。但是,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营,让长者食堂办得起、办得好、办得久,是大爱社区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委托社会化组织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负责长者食堂的日常运营,探索长者食堂长期社会化运营的有效路径,守护幸福‘夕阳红’。”洋口镇大爱联合党总支第一书记沈忱表示。

撑起成长“保护伞”

洋口镇大爱社区居住着洋口镇上凤村、田坪村、谢坊村、大坪农林场及大爱社区5个村(居、场)的3000多位村民,家家户户都忙于农活和生计,忽略了对孩子的生活教育。

“孩子们沉迷手机、电视、买零食且三餐不规律,我们想通过打造暑期快乐生活营,给大爱社区的孩子们多一些陪伴。”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志工胡颖说。 

“在暑期快乐生活营里,孩子们可以学礼仪、画画、读书、练书法等。今年已是我们举办的第三期暑期快乐生活营。”胡颖接着说道。

“去年参加过生活营后,我家小孩变乖了,懂得孝顺了,会在家里帮助做事了。”家长兰建江很是欣慰。

据了解,大爱美好生活馆内还精心搭建了健康故事屋、人文悦读空间平台,现藏有适合0-6岁儿童阅读绘本近2000册,政治类、历史类、文学类等多种书籍2800余册。通过不定期地开展亲子阅读会活动,以绘本导读为媒介,在社区内打造亲子共读的良好环境,营造浓厚读好书氛围。

从自卑敏感、不善沟通、自控力差,到学会爱与感恩、行善行孝、树立好品德、好习惯,大爱美好生活馆正为大爱社区的孩子们撑起一把成长的“保护伞”。

带动环保“新时尚”

“伸出我们的双手,爱护我们的地球,瓶瓶罐罐,纸、电、1、3、5、7……”在洋口镇大爱社区畲族馆门前,经常能够看到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志工和社区志愿者们带领着大爱社区的孩子们一起互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志愿者们以环保分类宣传展板、实物垃圾分类等形式,现场宣导环保理念和垃圾分类知识,与孩子们互动,教会他们用双手保护地球。孩子们被分成了多个“环保小分队”,分散到大爱社区的各个角落,在实践中巩固垃圾分类知识,养成良好习惯。

“我会把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教给家里的爷爷,还要和班里的同学分享。”参加活动的罗玮婷小朋友说。

以实现“零碳顺昌”为发展目标,零碳社区工作站内设有垃圾分类回收区域,日常用于回收村民的各类可回收垃圾。同时,通过鼓励垃圾分类回收、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周末“家园共洁”等活动,让做环保成为大爱社区居民的“新时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