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在竹山上做“文章”
2022-12-20 17:22:4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从50岁到60岁,10年时间,从不间断,坚持不懈,风雨无阻,一心一意为了做好这件事:在竹山上做“文章”
——记光泽县荣滕种植加工家庭农场场长伍贤师
东南网12月20日讯(通讯员 图/文 田裕铄 陈协明)初冬时节,寒意渐浓,早晨的太阳暖洋洋的。
12月10日上午9时,按照事前的约定,在光泽县司前乡碗厂村寒坑组的一片竹山上,笔者见到了已经忙碌了两个小时的农场主伍贤师。他穿着雨衣,骑着摩托车,从山顶上奔驰而来。
“今年3月,在县中草药协会领导的热情引导下,我又投资了56万元,在两片竹山的山窝里,种上了七叶一枝花50亩,目前长势良好。六年后开始有收入,包括种子育苗、大果出售,亩产值2万元,总产值可以达到100万元。”伍贤师说。
在这片400余亩的竹山上,他指着眼前的一片茶山说,这是2014年种的茶苗,第三年就开始采摘了,面积有150亩。有肉桂、水仙、正山小种三个品种,从劈山、挖带、买苗、种植、日常管理等,当时投资60万元。第一次开采,就制成50公斤茶叶干品。
当地药农正在种植七叶一枝花幼苗
笔者随着伍贤师边走边看,来到另一片竹山上,看到竹林下漫山遍野绿油油的都是青苗。他说,那就是2016年种的中药材——黄精,包括开垦山地、收购青苗、种植工资等成本,总投资50万元。
在谈到为什么会在家庭农场里种植黄精时,伍贤师颇有远见地说道:一直以来,每年都会看到时不时有外地客商到当地来收购黄精,虽然老百姓赚了一些雇工工资,但本地山上的黄精源源不断的被外地人收去,这种资源面临枯竭甚至绝种的危险。每每想到这里,他就有些惋惜。他想,与其这些资源被别人利用,还不如在当地保护、利用起来。于是,伍贤师就萌生了在自己的竹山上种植黄精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伍贤师毅然决然地办起了这个家庭农场。
伍贤师说,从开办那天起,为了建这个家庭农场,每年需要长期雇佣管理人员6个,每年参与日常管理工时为150天,按每天工资160元计算,每年每人可增加收入2.4万元;另外,每年还需要雇佣采茶、挖黄精等季节工20个,按每年生产工时为60天,每天工资160元计算,每年每人又可增加收入0.96万元。因为,雇工的对象多半是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留守老人,而且是贫困户优先,这样就为贫困户脱贫创造了条件。
“咕咕!咕咕!”正走着,忽然听到一阵阵鸡叫声。循声望去,在不远处的一个竹山凹处,茶枞中,时隐时现地出现许多鸡群,活蹦乱跳的,黄的,黑的、灰色的,正在茶枞中觅食。
茶山的喷灌系统
伍贤师说,他在种上茶叶的这片竹山上,看到一带一带的空隙间,还有发展的余地,可以养些土鸡也能增加一些收入。每年垦复茶山时,有许多从草丛中翻出来的小虫,是养鸡最好的饲料,平时买上几千斤谷子放在山上,作为鸡饲料。于是,又投入了0.84万元,养了200余只土鸡,为自己的家庭农场增添了新的色彩。
2018年,为了更好的日常管理需要,建工棚(住宿、防雨、吃饭、卫生间等),又投资20万元;开发前,为了交通便利,从村里早年开通的通组道路中,延伸一段2公里的林区便道,铺上了水泥路面,共投资了52万元;近年来总投资72万元。
2020年,为了提高两年一次的闽笋生产数量和质量,伍贤师还在竹山上建立新型闽笋生产设备,购买锅炉、新建烤房、砌筑漂笋池、安装茶山喷灌系统等,又投资20万元。同时,为了便于茶山管理,在几座茶山上修建了环山水泥步道1500余米,又投资20万元。
今年,又在竹山的空隙地块,搭建大棚9个,育上了淫羊藿种20万株;种植多花黄精50亩,八角莲15亩,总投资120万元。还计划在2023年繁育七叶一枝花幼苗10万株。
10年来,累计总投入自筹和项目资金近400万元。
站在农场的入口处,伍贤师说,这种集种茶、种植中草药、养鸡、又生产闽笋于一体的立体经营模式,就是我的家庭农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10年来,伍贤师在这片竹山上辛勤耕耘,付出了汗水,尝尽了酸甜苦辣,也收获了累累硕果,经济收入达到70余万元。
“办了这个家庭农场,在自己利用竹山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带领着当地群众,特别是一些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走上一条家门口致富的路子。”伍贤师说。
相关阅读:
- [12-20] 光泽国寿举办汉堡DIY客户联谊活动
- [12-19] 光泽供电:无人机专项巡查 为迎峰度冬“添翼”
- [12-19] 光泽最后一条老街——中山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