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推行“2+1”贯通监督模式

2022-07-05 08:42:3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贯通外环延伸 精准监督方向

推广建阳、建瓯土壤环境风险防控试点成果,完成省级土壤重点监管企业核查23家,制定60家市级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邵武、浦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和建阳大件垃圾处理厂项目有序推进;2021年,南平市危废处置利用能力达32.09万吨,危废处置利用率、医废安全处置率均100%……

生态是南平最亮的底色和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南平市各级各部门的共识,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了生态执法、生态审计等各类专项监督,推动了闽北绿色高质量发展。

如何将人大监督的触角外环延伸,与推动生态执法、生态审计等专项监督意见落实相贯通融合,精准监督方向,提高监督实效,是市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

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长期未正常运行、乡镇土地整理不到位、旧村复垦项目耕地管护不足……这些是近年来自然资源审计监督中发现的生态问题。

为精准监督方向,市人大常委会城环委将生态执法、生态审计等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剖析,形成问题清单,通过整改函的形式发送至政府相关部门,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在完成点对点问题整改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在全市范围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工作,提升问题整改的效率和覆盖面。

“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项行动,排查整治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32个,推进3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今年3月24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以及环保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进一步推动人大监督与生态执法、生态审计监督的贯通增效,促进了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同时,为增强人大监督外环延伸贯通的实效,市人大常委会还建立生态环境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城环工作的副主任召集,市人大常委会城环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审计局等单位人员组成,研究年度生态环境监督工作重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动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和行政、审计监督的专业性有机结合,实现精准监督,提增监督实效。

贯通民心民意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夏天的武夷新区满目青翠,生机盎然,水之厅公园、市民广场、南林公园、云谷公园、云谷水系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成为了市民网红打卡地。

“我提出的武夷新区水之厅公园、绿道、水系之间的连通不足问题,目前已在逐步解决。现在的我们好像生活在一个大花园里,生活品质提高了很多。”正在水之厅公园游玩的市民张红高兴地说。

扩大人民群众对监督工作的参与,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依法监督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结合起来,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最大限度听取民意、反映民声,确保开展的每一项监督工作都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

2021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检查组赴延平、浦城等地开展了《南平市城市绿地管理办法》执法检查。通过采取听汇报、座谈交流、实地检查等方式,充分了解法规贯彻落实情况。

同时,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聚民智民意,执法检查组还召开人大代表、居民代表、专家学者、企业工作人员等多场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张昌华代表提出的“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爱绿护绿意识”的建议,邢振华代表提出的“提升站位格局,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制度”的建议,均被执法检查组吸纳并转化为监督意见,转交给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

自推行“2+1”贯通监督模式以来,南平人大给生态环境的监督加上了“钢牙”。如今,南平的城市就像个生机勃勃的大花园,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生态系统质量保持稳定,环境质量保持全省领先,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成功申报了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南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升级。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肩负起生态监督重担,以创建模范机关为契机,推动人大机关工作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为推动南平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人大力量。”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卢国华 余群 陈明康

1  2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