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民企带村,带出村强民富好光景
2021-10-21 17:35: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东南网讯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完成了资金筹措、设备采购、厂房技改、员工招聘、人员培训等工作。”日前,在光泽县止马镇新振肉制品厂,止马镇党委书记李莉涓介绍,这得益于全镇干群同心,也是圣农集团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具体行动。“从这几个月的工资报表上看,员工平均月工资近4000元,入股的10个村,每年村财预计能增收10万元以上。”
“飞地经济”,让空壳村破壳重生
今年初,南平市工商联主席、圣农集团党委书记、创始人傅光明有意再拿出一笔资金,帮助县内部分乡村发展产业,壮大村财。止马镇领导积极与傅光明对接,并成立由辖区10个村参与入股的光泽县新振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启动后,傅光明私人出资450万元作为公司启动资金,止马镇10个建制村通过不同方式入股,新建肉制品加工厂,圣农集团统一提供原料、技术、销售。“项目达产后,不但能解决100多人家门口就业需求,还能让10个村每年村财都增收10万元以上。”镇党委副书记郑勇说。
这是圣农集团“民企带村”又一力作。2018年5月,傅光明积极响应党中央 “加速民营企业‘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号召,与鸾凤乡签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采取一村一模式,导入集团优势资源到村财困难村,并指定一名高管全程负责项目的落地、建设、投产、运营。
集团延伸产业链条,投资1300万元新建“扶贫”工厂--鸡肠子加工厂,由中坊村承包加工。2018年、2019年中坊村村财收入达100万元,2020年达120万元。并安排90名55-65岁的剩余劳动力在鸡肠子加工厂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人,每年发放工资达700万元。集团利用“飞地经济”将运输产业“飞”入十里铺村,把原来由社会车辆承包的饲料用油运输改由十里铺村承运,傅光明提供1100万元启动资金,协助十里铺村开办物流企业。2018年-2020年,十里铺村每年村财收入达200万元,成为光泽县村财收入最多的村。
集团的豆粕运输量庞大,单靠一个村无法完成任务。圣农集团引导油溪、上屯、双门、大羊、黄溪、高源6个村财困难村联合抱团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2019年1月,傅光明提供12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6个村组建股份制物流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立董事会,董事由6个村各选出一名代表担任,引进职业经理人,担任总经理。2020年,十里铺村村财收入249万元,油溪等6个村的村财收入达30万元。
今年,傅光明再次将冷链物流资源导入鸾凤乡,帮带饶坪、崇瑞等6个村(场)抱团成立圣通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该物流公司运行后,圣农集团在鸾凤乡“民企带村”将由原来的7个村,扩大到13个村,除文昌、坪山、武林三个城中村外,实现全覆盖。在圣农集团的帮扶下,鸾凤乡3个原省级、县级贫困村全部摘帽,326户790名贫困村民全部稳定脱贫。10月10日,圣通物流项目启动仪式在光泽县鸾凤乡举行,这是圣农集团党委在光泽县推出的第6个乡村振兴项目。至目前,圣农启动的“民企带村”项目组团式带动行政村3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7%,实现鸾凤、止马、崇仁3个乡“民企带村”整乡全覆盖,各村村财年增收至少10万元以上。
“三变改革”,让黑土地流金淌银
寨里镇山头村与江西省贵溪市西排村毗邻,人口336户1518人,耕地2328亩,山林2.6万亩,资源资产禀赋优越,但偏隅一方的区位,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缺乏,使该村发展长期滞后。
2017年底,在经过前期多方接洽商谈的基础上,光泽县政府和寨里镇政府以“拨改投”方式,分别投入400万元和200万元,山头、西排两村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分别以路、沟、渠、坝等经营性资产折资分别投入200万元,撬动致力于优质绿色农业产品发展的贵溪市大三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入1000万元,共同组建注册资金2000万元的福建绿兴惠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山头村900亩、西排村180亩耕地折资入股,从而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山头村和西排村联合开办的‘种田公司’,把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入了田间地头,实现集约化生产,彻底改变了以往农村松散的个体种植模式。”镇下派山头村第一书记龚启程说。“种田公司”成立后,公司实行统一供种、供肥、供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定价收购,然后精制加工,包装销给太平洋保险公司,价格比传统大米翻了好几番。
同样是种田,种子自己买,耕作自己做,化肥、农药自己买,钱不够还贷款付利息,亩产才500公斤,一百公斤卖220元还卖不动。新丰组龚小龙把自家承包田全入股公司,反过来从公司承包68亩田种。龚小龙一点本钱没花,亩产却达700公斤,一收割就由公司收购了,除去成本亩纯收入2220元,68亩地纯收入近15万元。2018年,山头村实现流转土地1080亩,全部种优质稻和富硒稻,带动农民增收202万元,亩均增效1870元,人均增收1330元,村财增收10.8万元;2020年,全村2200亩田全部入股公司,原来抛荒的400多亩土地,全部实现复耕。
土地集约化后,一批致力于投资农业产业的大户纷纷来到山头组寻租土地。“我跑了好多地方,能够不与农户打交道就直接提供500亩连片土地搞种植的几乎没有。”来自浙江省缙云县的丁玉亮说。今年初,丁玉亮来到山头,以每亩550亩的租金向公司承租500亩连片土地种植水芹菜和茭白,公司不但及时帮他调整用地,还出面帮他安排雇工,代发雇工工资。除了丁玉亮外,目前还有四个种植大户到山头承租土地,种植红芽芋、槟榔芋、甜玉米等农作物。
“三变”改革,不但盘活了山头的土地和山林资源,还带动本镇桃林、儒州、山房、桥湾4个贫困村的发展。4个贫困村以上级下拨每村30万元的扶贫资金投入绿兴公司,每年可获固定分红1.65万元。同时公司还为61名贫困户每户提供1600元的补助款,种植两亩甜玉米,公司统一收购,亩收益2500元,户均增收6600元。
“下一步,公司准备以山头为点,向周边村辐射,利用冬闲田种植2000亩的九头蕨,加工梅干菜,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增收。”龚启程说。
金融助力,让创业者破茧化蝶
“种植七叶一枝花、黄精等药材,至少要7年才能有收益,投资大,见效慢,多亏光泽农信联社为我们合作社即时提供贷款50万元,解决了合作社资金难题。”日前,光泽嘉禾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水明说。
为深入推进县域绿色产业,扶持光泽县中草药产业健康发展,光泽县农信联社借助南平市创建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之机,即时推出“绿色食品·农泽贷”专属绿色信贷产品,向以承天药业为龙头的39家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授信1.2亿元,以解决他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更好的带动乡村振兴。杨水明就是通过“农泽贷”获得了50万元的贷款。
近年来,光泽农信联社坚持服务“三农”理念,以“推进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线,适时推出“红色党员创业贷款”“巾帼创业贷款”“诚信青年创业贷款”等各类信贷产品,为有志创业却缺乏启动资金的创业者提供金融支持;依托省联社“五福”系列产品,开办了福水贷、金叶贷、果蔬贷、养殖贷、林权贷、箱包贷等信贷产品。“2020年,我社办理特色绿色产品贷款101户,贷款金额992万元,全年发放各类涉农贷款17.3亿元。”县农信联社理事长吴福军说。
农发行光泽支行通过农发行项目库与“民企带村”台账数据系统有效对接,加大对扶贫效应显著、市场效益良好的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2020年至今,农发行向帮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1亿元,向粮食购销公司即时发放贷款3319万元,有效保障了全县粮食收购顺利完成。
去年疫情期间,承天药业急需购买一批原材料用于生产防疫物资。接到企业求助后,农发行即时开通绿色通道,从贷款准入、调查、审查、审批,一路绿灯,一周时间内就完成了企业申请2100万元贷款所需的全部手续并及时放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除了以上两个银行外,光泽县其他几家金融部分也主动投入到服务“三农”的行列中,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
在圣农的龙头引领下,在全县各金融机构的有力保障下,全县已有41家企业参与帮带51个村,探索出了飞地经济、整村资本化、股份合作、物业服务等“民企带村”模式,全县“民企带村”覆盖面已达59%,2020年底,全县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民企带村新增就业10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0人,人均增收2000元/月以上。(邱洪福 邱玉明)
相关阅读:
- [10-20] 光泽供电:及时清理鸟巢隐患 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 [10-19] 光泽供电:企业有序用电 供电服务无限
- [10-18] 光泽供电公司:开展高温中暑现象应急处置演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