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绿色金库”百年风华

2021-08-19 09:47:1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绿色金库航拍图观山海 摄

东南网讯 富屯溪自北向南奔流不息,来到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时,突然折了个90度大弯,自此向东流。一江碧水,茫茫群山,滋养出了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林海,诞生了闻名中外的“绿色金库”。

历经百年,王台“绿色金库”依然枝繁叶茂,书写着点绿成金的时代新篇章。

立秋刚过,前来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参观“绿色金库”的游客络绎不绝。“‘绿色金库’位于王台镇溪后村安槽下,是一片杉木丰产林。1919年春,由溪后村的3位青年农民用插条的方法栽植,至今已经过了102年……”导游清脆的声音悠扬入耳。

百年“绿色金库”名扬天下

闽江源头延平区是我国南方三大杉木产区之一,素有“森林之窗,本甲全闽”之誉。王台镇更是其中佼佼者。

国务院“绿色金库”奖状

“我们镇的‘绿色金库’是‘国字号’的。1958年12月,我们镇选派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会上,周恩来总理颁发奖状给王台镇,授予王台镇‘绿色金库’光荣称号。”溪后村党支部书记严国平自豪地说。

王台镇自古就有造林生财发家的风气,当地人添丁要造“添丁林”,陪嫁有“陪嫁林”,养老有“养老林”。因此,该镇种杉育林成风。1919年3月的一天,溪后村魏声韵、魏声传、魏乃扬3位青年农民,在安槽下用插条的方法造下200亩杉木林,由于这里地形好,常年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土壤湿润,雨水充沛,加上精耕细作,杉木长势良好。当时村里一个大地主看到后,看上了这片杉林的优良材质,用“买青苗”的方式从3位农民手中买走这片杉木林作为“养老林”。解放后,这片杉木林收归国有。

到了上世纪50年代,杉木林每亩蓄积量达78.9立方米,居全国之首、世界之最。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印尼万隆会议上宣布这一事实,溪后村安槽下杉木丰产林由此名动中外。1961年,朱德委员长曾到溪后村视察林区。

“我们村自古就有约定俗成的护林传统。获得国家荣誉后,全村人对这片林更是视为珍宝,村里成立了林管会,组建了护林队,呵护有加,绝不允许乱砍滥伐。”现年65岁的村民徐荣广曾任村里护林队队长。他记忆深刻,1958年以来,这片丰产林就只发生了一起盗伐3株杉木的案件。那次事件后,村民们很心痛,加大了保护力度,后来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案件。

国务院嘉奖令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片丰产林贡献巨大。1957年以后,王台镇每年生产商品木材达4万立方米左右,高产年份达到4.5万立方米。1958年12月,国务院曾颁发奖状,绿色金库人民公社获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79年12月,国务院再次颁发嘉奖令,嘉奖王台公社溪后大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异。

历经百年,得益于村民的精心守护,丰产林风采依然。2008年,王台镇林业站对丰产林重新进行调查:林区面积2.85公顷,平均树高35.2米,平均胸径30.1厘米,保存株数2876株,亩蓄积量70.57立方米,成为延平林业地图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