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县域风采 > 正文

光泽:志在小村兴大业

2021-02-26 17:36:1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百石村是光泽县唯一重点移民村。4个村民小组,108户,486人口居住在31平方公里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边上。由于山是保护区的,田人均不足一亩,虽是山清水秀,却是村穷民穷。村集体年收入不足5万元,村民只好远走他乡谋发展。2015年,高文华当上村主任,2018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用全城旅游的眼光审视脚下乡土,致力于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先是利用库区移民政策和美丽乡村建设整治人居环境。要占地自家先让,要拆违建自家先拆,项目引进来后,天天奔走于客商与群众之间,从征地到协调企业用工和后续用地,高文华说:“这几年连做梦都在村里忙碌,常被一些急事难事气醒。”

投入地做一回,忘了自己。高文华与在圣农上班的焦辉结了婚,在县城安了的家,可为了村里的事,她几乎很少回家,为了征地,她挺着大肚子,白天黑夜上户做工作,直到下身见红了,才自己驾车往县医院赶。医生说:“再来迟一点,母女性命都难保”。

企业就要投产了,付出再多也值得

如今的百石村,已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省级“旅游特色村”。征地后,全村人几乎都在县城买了商品房,过上了城乡两栖居民的生活,仅在本村企业上班的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就连残疾的贫困户肖三保,在泽汇渔业当过磅员,月薪也有3000多元,加班还有50元补贴,结了婚,生了孩子,还住进了新居。村集体年收入也从原来不足5万元,增加到15万元。高文华说:“好日子才刚刚开始,等企业全部投产,全村旅游业态完全形成后,那才叫真正的振兴。”

然而,为了百石村的振兴,高文华领着全村党员操心出力数年,从人居环境整治的带头拆违到主动让地、让竹林搞家禽圈养,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到顶着严寒雨雪助力企业复建,从入户帮村民办理失业保险到开车送留守老人到镇上领钱,高文华总是难事、琐事、群众事,事事放心上,事事带头做。把两个孩子丢给父母,把自己全身心交给村里和村民。

把生态资源,水美乡村建设进行有机串联,在光泽第二饮用水源点肖家坑水库建坝下天然泳池,休闲步道,加上独有的肖家坑奇石林立的旅游景点,融入大武夷天池、大洲谈判旧址、桃林苏维埃政府旧址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将百石村建成一张旅游新村名片。高文华说:“眼下,已有几位村民返乡办‘农家乐’和‘民宿’,看着企业即将投产,村民回村兴业,几年的辛苦付出都值得。”(邱盛林)


1  2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