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头季亩产近830公斤 武夷山再生稻测产再创新高

2025-08-06 09:28:1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金浪翻涌,稻香盈野。8月4日,武夷山市五夫镇五夫村的“甬优4949”再生稻示范田里,收割机的轰鸣声拉开了再生稻头季测产验收的序幕。

测产现场,技术人员进入稻田,迅速划定测产区域。水稻收割机在划定田块内精准作业。伴随着机械臂的摆动,金黄的稻穗被快速收割、脱粒,稻谷如瀑布般从仓口倾泻而出。工作人员对湿谷进行现场称重,并利用仪器即时检测。经科学折算,示范田亩产达到829.9公斤,产量再创新高,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武夷山市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吴良章俯身仔细检查稻桩,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株高、平均穗粒数等关键数据,“‘甬优4949’品种表现优异,配合科学的肥水管理,实现了头季的高产稳产。”

2025年武夷山市将再生稻产业作为粮食稳产的重要举措,全市推广种植面积达5000亩,其中高产示范田2280亩。

“头季亩产829.9公斤的实测数据,为全市5000亩再生稻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武夷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勇表示,“这次测产不仅验证了前期技术措施的有效性,也为当地再生稻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下一步,武夷山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强化技术指导,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推动再生稻产业提质增效,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根基。(林李冰 祝金虹 文/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