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华桥的由来

2021-01-14 09:19:5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华桥古桥

凡初次知晓光泽县华桥乡的人,通常会以为华桥即华侨,殊不知这个地处闽赣交界的小乡镇,既没有出过任何知名侨胞,更谈不上“华侨之乡”。华桥非华侨,容易让人误读。

说起华桥地名,与一座古老石桥息息相关。据华桥《李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唐滕王李元婴的第二十五代子孙李真三,字福裕,平生喜爱游览山水。这一天,他携随从下江南游玩,经湖南泸溪到江西南城,最后来到福建。当李真三一行经资溪进入铁牛关时,看见此地山高林密,古树参天,地势险要。走过关口狭长的古道,行走到林家边地段时,不禁眼前一亮:只见此处一改关口险峻地貌,山势低缓,平坦开阔,加之溪水潺潺,岸边升起层层薄雾,恍若仙境一般。望着眼前的景象,李真三不禁赞道:“好一片水秀山明之地,真乃人间福地也!”于是,他命人劈开溪边茅草,叫随从的风水先生察阴阳之相,卜福祸之卦,认定此为人居福地。于是叫随从选择一处地势空旷、土地肥沃的地段,在此筑室而居,这就是目前华桥龙井潭地块。因此地初开基业没有命名,李真三见沿溪草木丛生,茅草茂盛,故取名“茅溪”,冀望子孙后代在此繁衍安居,生生不息。

此后100多年,李氏宗族在此繁衍,家族发达,人丁兴旺,居住地不断扩展。在此期间,诸多姓氏陆续迁移到此林家边、王家际、小际一带,“茅溪”逐渐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繁荣昌盛的群居之地。到明朝正德年间,集镇两岸建起了许多民房,开阔地带早已开垦成一片片农田,远处的小山上种上了各种果树、竹林等,小溪两岸的茅草已经清除殆尽,呈现出一片繁荣、安宁的村落景象。从江西沿铁牛关一路西进,铁关、园岱、邓家边、大禾山等地陆续开垦,人群聚集,大大小小的村庄散落沿线,铁牛关已成为入闽的交通要道和重要关口,并有重要军事力量把守。往光泽方向,官屯、吴屯等村庄沿溪而下,炊烟袅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茅溪”已真正成为连接闽赣的重要通道,成为内陆与福建沿海的文化交流枢纽。

明正德十二年(1517)的一个春天,光泽县令钟华来“茅溪”视察,见此地房屋沿溪而建,两岸人来人往,商铺众多,贸易兴盛,人气旺盛,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当他来到溪流边查看时,发现两岸百姓平常走的是一座简陋的小桥,桥面非常窄小,几根木头横架在河面上,两岸各用几块条石压住,老人行走在桥上,时常脚下打滑,一不小心就会跌落溪水中。听乡民们说,这座桥经常发生老人小孩跌落溪流的事故。钟县令心生怜悯,所听所闻让他深感不安。于是,他当着众位百姓的面说:“此桥乃过往要道,如此简陋,以致事故频发,实乃我等地方官未尽责之故。今天,我将捐出自己一年的薪俸,为大家造一座安全可靠的石桥。”众人听闻县太爷捐资造桥,不由得纷纷喝彩,甚至慷慨解囊。

雨季刚过,修桥的事就被提上议事日程,钟县令亲自筹资,并找来工匠到实地勘察设计,决定修建一座单拱石桥。“茅溪”拱桥高约4米,桥面全长18.69米,宽6.4米,皆用石块干砌而成。再用平整的条石铺在桥面上,方便老人孩子行走。石桥建好后,钟县令亲自为石桥剪彩,并让工匠在桥上盖一座亭子,桥柱上雕梁画栋,中间是通道,两侧设有长长的木条凳子,以便人们在桥上歇息。两旁的桥凳上都有木雕栅栏,做工精美,可供鉴赏,也可防止行人过往或休息时意外落水。石桥中央设有一处祭祀神龛,用来祭祀桥神。人们期待这位静默无言的桥神以其穿越时空的目光和力量,保佑这一方水土的百姓安康,期待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县令钟华的善举,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把这座桥叫做“华桥”,并把地名“茅溪”改名叫“华桥”。石桥建成后,不仅成为村庄过往的通道,也是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更是光泽与资溪两县来往的必经要道。附近的老百姓对桥神敬若神明,每逢黄道吉日,人们都会在石桥上举行祭祀桥神活动,祈求桥神保佑自已与家人平安健康、家族兴旺。平日里,家里有小孩受了惊吓发病,大人们就到桥头烧点纸;有人头痛脑热,就在桥头送一个稻草人,加上几个米团,祈求桥神显灵,保佑安康。

时至今日,这座桥依然保存着原有的历史风貌,整座桥没有一个铁钉,全部用榫头连接起来,并被列为县级保护文物。如今,仍然有外地游客被这座桥古朴的结构和精美的雕刻所吸引,误把它叫做“花桥”。如果你有幸到华桥一睹真容,依然会感慨古代工匠的智慧与伟大。上世纪60年代,古桥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来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村民自发捐资修复。今天的石桥下,溪流已经改道入河,周围住满了李氏子孙,实现了一代先祖开山兴盛的愿望。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当初“华桥”的捐建者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只有细水潺潺,石桥依旧,只留下一缕缕斑驳的石痕,仿佛在诉说着岁月中尘封已久的故事。(萧诚贵 文/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