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县域风采 > 正文

一片“匠心” 真情为民——记顺昌县竹荪专家高允旺

2021-01-04 17:07:5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5年,高允旺作为南平市第二批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科技人员,被跨县选派到浦城县濠村乡任“科技扶贫专员”。浦城和顺昌一样,都是原中央苏区县,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濠村乡40户农户种有竹荪100多亩,亩产量在70公斤上下。高允旺发现,浦城的不少农户竹荪大田整畦过窄,生长期间泡水时间太长,造成菌丝缺氧、菌丝闷死、覆土细易板结等问题。到浦城不久,高允旺采取“科特派+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模式,举办培训、示范引领、合作“抱团”,让菌农很快掌握了竹荪高产种植技术。2019年,在高允旺的帮助指导下,濠村乡濠村菌农钟双星种竹荪5.6亩,产量1297斤,销售收入15.1万元,扣除人工、菌种等成本,还获得纯收入11万元。在高允旺技术支持下,濠村乡竹荪种植面积增加了300多亩,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浦城全县竹荪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

这些年来,高允旺跨县市、跨省传授竹荪栽培技术,足迹遍布5省21个县市130多个建制村。不仅如此,高允旺还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取经人员,不定期邀请市、县专家来坐诊,每年为合作社成员及贫困户、残疾人等举办经营理念、品牌、食品安全、实用技术等科普知识培训5-6期300多人次,开出各种产销处方100多份,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2个。

创新研发林下栽培竹荪技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如何能将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让村民“不砍树也能致富”?高允旺针对顺昌林地多,发展林下经济条件好的优势,将目光投向林下竹荪种植的新领域。他率先在全省研发林下栽培竹荪技术,利用林下空闲地种植竹荪。由于树林里枝叶遮荫,不用搭棚,能做到省工省本,又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形成菌林共生的生态群落,解决了菌与稻、烟等农作物“争地”的矛盾,促进竹荪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年探索,林下种竹荪技术成功了,亩产干品达19.5公斤,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一条通路。为此,央视7套绿色时空、农广天地等栏目专题播出《满林尽是“软黄金”》《竹林寻仙子》等报道;他还应邀参加福建省农科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农村远程培训”、省教育台《乡约科普》栏目,向全省现场直播传授《生态竹荪栽培技术》课程。

1  2  3  4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