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探访九龙村

2020-10-10 09:07:4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九龙村的一隅,我惊喜地发现中国著名学者、大名鼎鼎的“古镇保护之父”阮仪三先生,竟然在这偏远的九龙村设有他的一个工作营。巨口乡的党委宣传委员告诉我说:2018年11月,由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法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联盟、延平区政府联办的“中法建筑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在九龙村成立,并和上海同济大学还合作举办了“乡村艺术季”活动,以“用艺术唤醒乡村”为主题,邀请世界各地专家学者参加。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名艺术家专门为九龙村创作,留下了珍贵的60多件艺术作品。风貌完整的九龙村土厝群和自然生态,尽显传统古村的魅力,成为了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和展示空间。如《筑》的作品,从泥雀的泥巢获得灵感,以九龙村土厝黏土、稻秆、稻糠为材料,强调作品的物理构建的应用;作品《生》以生命为题,结合红菇造型进行创作。树脂与土厝、细腻与粗糙、沉寂与生长,在这里相遇、碰撞;题为《笼子》的作品则采用本地竹子进行制作、运用传统的竹编工艺,将九龙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鸡笼、鸭笼放大成为人们的活动空间……众多充满艺术与地气的作品,吸引了游客们的极大兴趣,驻足欣赏不已。

毫无疑问,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休闲娱乐项目没有灵魂,便没有底气,亦没有人气。巨口乡的决策者们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之所以,请来了鼎鼎大名的阮仪三团队,在此设立了一个高层次的工作营。身在红尘中,心在水云间。九龙村人对未来的生活追求有品位、有档次。而九龙村的农舍、田地、山林又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对象和展览空间。正是:水流无限阔,山耸有馀高。艺术家们与当地旅游所需,取得了一种双赢的效果。

说到阮仪三先生,我亦与他有不浅的相交之缘。这位同济大学的教授,曾“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声振大江南北,还有同里、乌镇、以及福州的三坊七巷等这些珍贵的古镇、古街、古巷,若没有他竭尽全力的呐喊与拼死的保护,就没有今天这些知名胜地的存在。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当时在全国一片开发建设中,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现代“文明”对自然、古迹的毁灭,阮仪三先生忧心如焚,奔走上书,四处疾呼,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延续,拼力保护中国古城遗迹,不惜撞得头破血流。为此,我数次慕名采访阮仪三先生,写出了《古镇大侠》的长篇报道,在《闽北日报》以整版的篇幅发表。紧接着《解放日报》也以显著的版面刊登了此篇文章。为此,重情重义的阮仪三先生特意签名给我寄来他的《护城纪实》与《城市遗产保护论》两部新著。每到春节时,擅长古诗词的他还会发来他所创作的新诗贺岁。对此,我深感荣幸。而对他已八十多岁的高龄还在为中国的古镇古厝虔心竭力,不由肃然起敬,高山仰止。

中国传统乡村的落寞,应该如何唤醒?方式方法与途径有多种。九龙古村落与现代艺术的结合,碰撞出一种新生的力量。这或是其中的一个方式。整个九龙村的农舍、田地、山林,遍布着绘画、雕塑、装置、录像、摄影等视觉艺术,是一种乡愁的精神延续。阮仪三说:“这些无形的精神底蕴,是寓于具体的实物环境之中的,留下真实的历史生活环境,就是留下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事实也是如此,“九龙客栈”的老板对我说:“九龙村以前真的很穷、很单调,一切都枯燥无味。过去为什么我会走出去?生活没办法过,肯定要出去拼一拼。如今的九龙村变化那么大,连艺术家、外国人都来我们这里,现在我回来做九龙的民宿生意,越做越好。本来昨天晚上你们是要住在我九龙客栈的,可惜这住满客人了……”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守住记忆里最美风景,成为一种境界;守住古厝中的最美风景,成为一种睿智,淡定而从容。被誉为“中国古村落保护第一人”的冯骥才曾说过:“在古民居里,有我们的民族记忆和精神传统,有我们民族的终极价值观,有我们民族的DNA和特有的审美,有我们丰富的、多地域的、多样的文化创造。中国共有371万个自然村,2010年剩下263万个。大约每年9万个消失,平均每天消减80到100个村落。”

幸运的是近年来,国家关于古民居修缮政策的落地、保护开发项目的接连公布,以及正如火如荼的古民居旅游发展,人们开始重视这一座座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建筑。巨口乡之行,意犹未尽、情犹未尽。田园美色满怀收,山水风光画里求。一曲牧歌惊好梦,炊烟袅袅惹乡愁。我与九龙村浅浅遇,短相处,但却是有缘。可惜在巨口乡仅两天,指缝太宽、时间太瘦。我想,巨口乡有如此厚重的古厝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马星辉)

1  2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