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探访九龙村

2020-10-10 09:07:4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许久以来,有些厌倦了城市间的喧嚣,希冀在阡陌红尘中寻找一种纯朴与宁静,一种自然与灵魂的回归。

庚子年仲秋,有幸走进绿水青山中的延平区巨口乡进行采风活动。

九月的天气仍显炎热,夏日的味道依然浓烈,酷暑的风如灼人的热浪,一阵阵从车窗外袭面而来。但有一路的芙蓉花与三角梅盛放相伴,作家们寻访古厝的热情显而易见。小车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行驶了三个多小时,当落日的余晖染红了远山的天际时,我们在巨口乡的半岭村停下,今晚夜宿于此。

乡村的夜晚宁静致远,半岭村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一条小山溪从村旁流淌而过,潺潺的流水声悦耳动听。此行有许多熟稔的面孔,平时我们两地忙碌,少有见面。但每次相聚,彼此话语投契,很是令人惬意。我们在心喜相见的同时,不由感叹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岁月流转,世事变迁不少。不变的,是那河水和高山,依然流动挺立。

灯光中的半岭人家,古厝依稀散见,树影婆娑、临水成村。我们在一片空灵、一杯清茶之中风雨雷电、品茗论文。田野的泥土芬芳中,有一股野芭蕉香味飘逸而来,细细品闻,觉得身微醺、心微醉。半岭村的夜晚可人,全无一点燥热之感,尽显陌上垄间的清凉惬意。交谈间夜空中忽然下起了雨来,不一会儿四处是烟迷远水,雾锁深山的景象。应该说这是庚子年的最后一场夏雨,有了些许秋雨绵绵,细雨如酥的感觉。气候是逐渐地凉爽了许多,明天就是白露了,看来庚子年的酷暑已尽。俗话说:“白露心不露”,半岭村的夜晚温馨可人,让我们进入一个湿润惬意的梦乡。

写巨口乡的古民厝,必然离不开浓墨重彩的九龙村。说来中国有近一百多个名叫“九龙”的村庄,盖因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是个大数,也是贵数,而龙至尊,能辟邪驱魔,保护安宁。故以“九龙”为村名,寄托了人们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巨口乡的九龙村与众不同,群山环绕,郁郁葱葱,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附近有落洋步云桥、茫荡山、溪源峡谷、菖上古堡等旅游景区。九龙村自元末明初建村以来,保藏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优良,风景独特优美。整个村落依山而建,背靠风光旖旎的笔架山,周边森林植被保护良好,四季分明。村落前面有洋面田近千亩,连绵有七华里之长。形成了村落、农田、山林和谐共生、天然融合的生态宜居环境。细细观去,上百座土厝群依山势层层而上,错落有致,竟有些西藏布达拉宫的韵味。

九龙村土厝群最早建于南宋,历经800年聚集而成。土厝主要为方楼型,外围夯土筑墙,厝内木构建筑,风格独特。 一百多座的土厝让人啧啧称奇、兴趣顿生,其中有称之为“黄金厝”的土厝,主要建材是土。在五行中太阳属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黄金厝依山而建,层叠有序,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黄金厝坐西朝东,讲的是紫气东来,敞开东窗,祥瑞吉气,源源不断,家运生生不息。坐落于黄金厝中有一座称之为“山里书房”的土厝,它面对笔架山,背倚龙泉三井。书房以自然石块、石板条为主材构成。书房四周分立巨石,上刻“善、德、耕、读”诸字,寓意积善积德、耕读传家。在书房正中,以石板条组合而成的书桌与椅子构成了“書”的字形。“读”字嵌于“書”之首,构建出读书的效果与意境,并于“读”字上方开设一方“窗”,喻读书是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口。

九龙村中的龙泉三井引人兴趣浓厚,相传在南宋年间,闽王后人迁徙到九龙村,在村中央修了三口井,它依坡度平行而建,每口井呈长方形。这三口井为“王”字“三横”笔画形状,每口井中间水流的方向为王字的中间“一竖”,构成一个“王”字,寓意作为闽王后人,饮水思源,不忘祖先。三口井分为上、中、下,最上方的一口井略小一些,供饮水之用;中间这一口则洗衣服、洗菜;最下边一口是搞卫生、浇菜用的。村民告诉说,这三口井到现在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当我们来到九龙村西口,一条闪烁着历史包浆的“延古驿道”出现在眼前,显得历史沧桑古旧,风情古韵犹存。古道是何时所建?又是谁人修建?没有文字记载。只是传说南宋末时,有个延平巨商见山路难行,来往的商贾们十分辛劳,就修了这条延古驿道,方便了来往的民众。它是延平人古代经商的交通要道之一,全长二十多公里。北起巨口南至黄田,是延平到古田的必经之路。“古风古路仍依旧,今景今韵邀君登。”踏在这条古道上,不由得感叹古人运往行来之途,一路的艰辛。延古驿道作为一种文化,如今愈显得珍贵与稀缺,书对史,传对经,江汉接天流。它与九龙村的古民厝相互依存,是九龙村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历史见证。

在九龙村的一隅,我惊喜地发现中国著名学者、大名鼎鼎的“古镇保护之父”阮仪三先生,竟然在这偏远的九龙村设有他的一个工作营。巨口乡的党委宣传委员告诉我说:2018年11月,由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法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联盟、延平区政府联办的“中法建筑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在九龙村成立,并和上海同济大学还合作举办了“乡村艺术季”活动,以“用艺术唤醒乡村”为主题,邀请世界各地专家学者参加。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名艺术家专门为九龙村创作,留下了珍贵的60多件艺术作品。风貌完整的九龙村土厝群和自然生态,尽显传统古村的魅力,成为了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和展示空间。如《筑》的作品,从泥雀的泥巢获得灵感,以九龙村土厝黏土、稻秆、稻糠为材料,强调作品的物理构建的应用;作品《生》以生命为题,结合红菇造型进行创作。树脂与土厝、细腻与粗糙、沉寂与生长,在这里相遇、碰撞;题为《笼子》的作品则采用本地竹子进行制作、运用传统的竹编工艺,将九龙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鸡笼、鸭笼放大成为人们的活动空间……众多充满艺术与地气的作品,吸引了游客们的极大兴趣,驻足欣赏不已。

毫无疑问,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休闲娱乐项目没有灵魂,便没有底气,亦没有人气。巨口乡的决策者们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之所以,请来了鼎鼎大名的阮仪三团队,在此设立了一个高层次的工作营。身在红尘中,心在水云间。九龙村人对未来的生活追求有品位、有档次。而九龙村的农舍、田地、山林又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对象和展览空间。正是:水流无限阔,山耸有馀高。艺术家们与当地旅游所需,取得了一种双赢的效果。

说到阮仪三先生,我亦与他有不浅的相交之缘。这位同济大学的教授,曾“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声振大江南北,还有同里、乌镇、以及福州的三坊七巷等这些珍贵的古镇、古街、古巷,若没有他竭尽全力的呐喊与拼死的保护,就没有今天这些知名胜地的存在。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当时在全国一片开发建设中,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现代“文明”对自然、古迹的毁灭,阮仪三先生忧心如焚,奔走上书,四处疾呼,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延续,拼力保护中国古城遗迹,不惜撞得头破血流。为此,我数次慕名采访阮仪三先生,写出了《古镇大侠》的长篇报道,在《闽北日报》以整版的篇幅发表。紧接着《解放日报》也以显著的版面刊登了此篇文章。为此,重情重义的阮仪三先生特意签名给我寄来他的《护城纪实》与《城市遗产保护论》两部新著。每到春节时,擅长古诗词的他还会发来他所创作的新诗贺岁。对此,我深感荣幸。而对他已八十多岁的高龄还在为中国的古镇古厝虔心竭力,不由肃然起敬,高山仰止。

中国传统乡村的落寞,应该如何唤醒?方式方法与途径有多种。九龙古村落与现代艺术的结合,碰撞出一种新生的力量。这或是其中的一个方式。整个九龙村的农舍、田地、山林,遍布着绘画、雕塑、装置、录像、摄影等视觉艺术,是一种乡愁的精神延续。阮仪三说:“这些无形的精神底蕴,是寓于具体的实物环境之中的,留下真实的历史生活环境,就是留下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事实也是如此,“九龙客栈”的老板对我说:“九龙村以前真的很穷、很单调,一切都枯燥无味。过去为什么我会走出去?生活没办法过,肯定要出去拼一拼。如今的九龙村变化那么大,连艺术家、外国人都来我们这里,现在我回来做九龙的民宿生意,越做越好。本来昨天晚上你们是要住在我九龙客栈的,可惜这住满客人了……”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守住记忆里最美风景,成为一种境界;守住古厝中的最美风景,成为一种睿智,淡定而从容。被誉为“中国古村落保护第一人”的冯骥才曾说过:“在古民居里,有我们的民族记忆和精神传统,有我们民族的终极价值观,有我们民族的DNA和特有的审美,有我们丰富的、多地域的、多样的文化创造。中国共有371万个自然村,2010年剩下263万个。大约每年9万个消失,平均每天消减80到100个村落。”

幸运的是近年来,国家关于古民居修缮政策的落地、保护开发项目的接连公布,以及正如火如荼的古民居旅游发展,人们开始重视这一座座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建筑。巨口乡之行,意犹未尽、情犹未尽。田园美色满怀收,山水风光画里求。一曲牧歌惊好梦,炊烟袅袅惹乡愁。我与九龙村浅浅遇,短相处,但却是有缘。可惜在巨口乡仅两天,指缝太宽、时间太瘦。我想,巨口乡有如此厚重的古厝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马星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