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教育 > 正文

南平实验小学:“劳”有所乐 “劳”有所获

2020-06-16 09:13:2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今年的“母亲节”, 南平实验小学开展了以“珍惜母爱,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他们有的为妈妈洗脚、捶背;有的主动做起了洗碗、拖地、做卫生的家务;有的选择为妈妈做一道美食;有的通过绘画、折纸、剪贴等形式制作感恩贺卡,并在上面认认真真地写上对妈妈的祝福。而这些正是南平实验小学打造和乐劳动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

据悉,南平实验小学在“和乐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综合多领域,融合多学科,涉及不同要素,打造出一套劳动教育的新模式,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一个升级三个转变”。

一个升级,指的是教师穿越界限指导劳动实践丰富体验。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劳动经验,在整个劳动教育体系中,指导学生完成劳动的教师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一些技能,需要穿越“教师”的界限,又或者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及有特殊技能的社会人员作为学校特邀辅导员,为学生传授劳动技能,帮助他们形成更为丰富、完整的劳动体验。学校结合劳动知识竞赛,引导中低年级的家长给学生创造角色体验的平台:通过扮演教师、厨师、新闻记者、交警等角色体验、职业体验,践行劳动。学生艺术节的插花作品展,学校家长委员调动家长中的艺术劳动工作人员,为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指导。

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南平实验小学以“三个转变”引领活动开展。从策略上讲,从以学科为主转变为以立德树人为统领。从内容上讲,从以学为主和以教为主转变为以育为主。从方式上讲,从单一主体为主转变为社会、家庭协同供给为主。在低年级阶段,将“玩中劳”作为重点,借助游戏、活动、阅读、运动等认识劳动教育;在中年级阶段,将“养中劳”作为重点,借助养成教育、校内外活动等体验劳动教育;到了高年级阶段,则将“习中劳”作为重点,借助学科内容、实践活动等习得劳动教育。

当然,劳动教育还需要在重复的过程中逐渐迁移和内化。南平实验小学根据学生劳动能力差异,将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已形成的良好习惯转化成实际行动,扩大影响力。比如,每学期都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由学生在学校里参加志愿者服务,高年级学生“大带小”手把手教低年级学生打扫包干区,擦拭课桌、图书角等劳动体验活动。各校区的校外社区活动,由家长和社区工作站携手共建学生劳动基地,每学期定期开展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再比如,在疫情期间,开展“停课不停学,劳动创造美”的主题活动,让各个年级都围绕个人起居、家居整理、家庭餐饮、手工制作、家庭种植、致敬职业等六个方面列出居家劳动实践项目建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家居环境和家庭资源,进行劳逸结合的居家劳动实践。

“和乐教育,金色童年。”南平实验小学大力倡导的劳动教育给予学生的是终身成长和健康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培养劳动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兴趣、爱好、探究、质疑以及保持这些品质的耐性。和乐劳动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知识教育维持的静态平衡,形成一种新的育人氛围,让“德”和“才”的关系在一个更加符合期望的准则上进行传递和凝聚。 (黄靓 许雪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