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房道镇:战“疫”有“招” 扶贫有“力”
2020-02-23 15:42:4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东南网讯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建瓯市房道镇快速切换疫情防控形势下脱贫攻坚工作模式,聚焦四个方面发力,严防“因疫返贫”“因疫致贫”。
产业“复”力
“以落实春耕生产、产业扶贫为重点,从春耕物资准备到种植业结构性调整,从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到春季动植物防疫,我们都进行早安排、早部署。”房道镇农技站站长李儒庆表示。疫情当前,深入田间地头,检查指导育苗现场是房道镇科技特派员们的日常。
房道镇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统筹农业生产,及时组织恢复生产,对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鼓励引导其利用自有土地发展种植“短平快”项目;强化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由房道镇11名科技特派员、镇村农业协管员组成的疫情防控生产保供指导组,深入“菜篮子”生产基地开展走访调研和生产服务,指导适时抢播一批速生蔬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查指导,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障农产品安全供给有序推进。截至目前,房道镇为326户贫困户下拨产业扶贫资金共48万元,为贫困户产业扶贫提供有力保障。
就业“添”力
针对因疫情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等,房道镇给予临时性“兜底就业”,积极鼓励辖区内企业复产复工,为扶贫户提供就业机会,目前,房道镇12家企业已正式复产复工;对暂时难以外出且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发一批“就近就业”岗位,在生态管护、环境整治、乡村建设、水利工程等项目复工上开发“特岗就业”;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开展镇村防疫消杀、巡查等临时公益岗位,实现“公益就业”。
消费“助”力
“防控卡点”变“扶贫网点”,让脱贫户的农产品不愁卖。房道镇通过走访贩销大户,调研市场动态,主动对接线上线下平台,搭建“助销”平台,发挥“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优势,对接鼓励统一收购,来拉近生产源头和消费终端的距离。
房道镇沶村村邱林自然村贫困户蔡旺洪一家度过了一个难熬的春“劫”,本正值销售旺季不愁卖的走地鸭,却因新冠肺炎疫情遇上了年后春“劫”——找不到客商来收购,多地严格的交通管制也让运输成了难题。在驻村干部谢贤胜的多方筹措下,“滞销鸭”变“爱心鸭”,滞销的一只只鸭子,通过爱心接力,伴随着人间大爱走进家家户户,在疫情期间,蔡旺洪一家共销售出走地鸭500余只。“有了房道镇扶贫干部们的关心与关爱,这个“寒冬”我们不冷了。”蔡旺洪如是说。
房道村笋市场收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房道村党支部书记雷泽金主动当起“月老”,为滞销农产品和销售平台牵线搭桥。在房道镇房道村党支部书记雷泽金的对接帮扶下,房道镇房道村九际自然村村民周茂生一家,在疫情期间共出售春笋4000公斤左右。
帮扶“给”力
“我们要统筹协调,补齐“短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镇20个村,要做到一村不漏的“过筛子”,认真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坚持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作为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的根本之策,抓好持续增收”,在安排部署疫情期间扶贫工作时,房道镇镇长叶南春强调。
全镇所有驻村扶贫工作队迅速变身防疫“先锋队”,驻村工作队组长带领村“两委”干部开展日常疫情防控巡查工作,加大对贫困群众日常健康生活的指导和监督。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开展“无接触”走访、“不见面”帮扶,全面摸排因疫情存在致贫风险的农户或返贫风险的贫困户,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方式,逐户研究制定防返贫措施,落实各项帮扶措施。(范敏)
相关阅读:
- [02-22] 建瓯:政策利好 打通企业复工“任督二脉”
- [02-22] 建瓯建安街道:用心服务 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