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市勠力同心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2020-02-21 16:01:49 来源: 责任编辑:林张清 |
分享到:
|
东南网2月21日讯(记者 陈艳 通讯员 魏剑生)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机制,25000多名党员干部主动放弃休假奔赴抗“疫”一线;
几天之内,146家规模企业复工复产,占全市17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3.9%;
“闽事理”疫情智慧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等创新做法,在省委办公厅《疫情防控》专报刊发;
引进口罩生产线落地投产,从3月起,全市日产口罩可达15万个以上;
……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福建省建瓯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围绕“人员摸排100%、人员‘一对一’监管100%、密切接触者和与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的人员隔离100%、确诊病例隔离区域消杀100%”的目标,干在前、想在前、抢在前,千方百计织密“防控网”,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勠力同心:吹响抗疫“集结号”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面对疫情,建瓯市各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随时被感染的危险奔向“战疫”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建瓯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和全市联防联控机制。大年二十九,根据疫情研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即刻取消春节假期,深入各乡镇(街道)、村(居)、医疗卫生单位开展调研指导、突击检查,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领导小组会议、疫情会商会30余场,协调解决疫情防控困难问题200多个,在南平市率先部署网格化摸排、率先启动人脸识别系统、率先规范废弃口罩处理、率先制定防控标准化措施,确保中央、省、南平市决策部署一贯到底、落到实处。坚持全国防疫“一盘棋”,选派1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成立 “新冠肺炎救治后备医疗队” 20人,随时准备赶赴前线。“全市上下要在落实防控措施中增强使命感,不讲条件、不找借口,细化措施、狠抓落实,严防死守疫情防控各个关口环节,切实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最末梢,把防控责任压实到最基层。”建瓯市委书记陈建新话语铿锵有力。
重任面前,体现担当。市人大、市政协、市工商联分别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界人士发出《倡议书》,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人士同舟共济、担当作为。市委办、市政府办、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按照一级应急响应预案各司其职,有序有效抗击疫情……
号角嘹亮,旌旗飘扬,一场全面抗疫阻击战正如火如荼展开。
初心如磐:最美逆行在“疫”线
“作为医护人员,当疫情发生时,必须有我!”。在“战疫”第一线,建瓯市立医院ICU护士长张成琳已连续工作了10多天。
过年本已休假,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一切,张成琳主动请战,成为了南平市第二批奔赴湖北支援抗疫的志愿服务队员。
疫情告急!人手告急!
“我是党员,我请求加入抗疫志愿服务队”,“把好关,站好岗。决不让疫情从我们这里扩散!”“我们是一名医生,抗击疫情不能无我!”……一时间,各种请战书如雪片般飞来。建瓯市在保障正常出行需求的前提下,对全市小区、楼宇、交通依法实施必要管制,创新开展疫情防控“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活动,1000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9500多名党员下沉一线、分兵把守,发动民兵、楼(栋)长、街道“巷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成立突击队、服务队317支,全力参与宣传劝导、登记排查、小区防控等工作,暂停经营非民计民生需求的商铺、饭店、棋牌馆2000余家,劝导取消宴席2956场、41662桌。
越是艰险越向前!“疫魔”袭来,更多逆行者不断汇入抗“疫”洪流。
小松镇溪头村一出现确诊病例时,村民们惴惴不安,病例发生地——伊墩自然村的消杀工作,谁来做呢?陈仁胜挺身而出,他说:“我是党支部书记,让我来。”他穿上防护服,背上三十多斤重的消毒装备,毅然前往伊墩自然村,对村庄进行了全面消杀。
“徐润珠老人千古,因当前疫情严重,谢绝吊唁!”2月12日,房道镇房道村村干部雷林旺的岳母不幸过世,虽亲友众多,但丧事十分“冷清”:谢绝吊唁,不办丧宴,不组织众多亲友坐夜守灵,12日凌晨去世,13日上午就火化安葬。“老人逝世按习俗,本应该给老人办一个热闹风光的葬礼。但在疫情面前,我们必须从大局出发,积极响应、做好示范,一切从简。”雷林旺如是说。
“我是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疫情不退,火线不下!我们要用手中的镜头、笔头把抗疫最美故事、感人事迹挖掘出来,为全市打赢抗疫阻击战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努力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融媒体中心记者叶秋艳、林萌在抗疫采访中风雨兼程,无惧艰险。
联防联控:筑牢抗疫“防控墙”
危急时刻,使命在肩。每天,在建瓯市各个检疫检测站点,都能看到医务人员、志愿服务者对来往人员和车辆进行信息摸排和体温检测,严防疫情跨界输入。
自疫情发生以来,建瓯市落实属地管理职责,推动关口前移。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先后动员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干部、人民群众30000多人次开展五轮“敲门行动”,“地毯式”摸排湖北武汉和外省返乡人员,建立摸排台账,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及时向全体返乡人员“一人一支”精准发放体温计,第一时间启动人脸识别系统、点对点设置移动视频摄像头、微信实时视频检查等措施,运用高科技手段对隔离人员进行“一对一”实时监测,严格做到每天两次登记体温、每天两次明确身体状况和个人去向,做到隔离观察、健康管理“全覆盖”,防止人员失管,确保隔离工作落到实处,全力构筑疫情“防控墙”。
值得一提的是,建瓯市还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实施“智能防控”。 1月29日,在全省率先上线首个“抗击疫情智慧防控”快速通道,推动防控疫情工作精细精准到末梢。“闽事理”微信小程序上线“疫情智慧防控”模块,开通防疫工作反馈和互动功能,实时连线防控指挥部,在线上收集群众反馈疫情线索120条,并全部核实到位,群众满意率达100%。同时,增加“入瓯登记”功能,以小程序或扫码方式对入瓯人员进行预登记,并在全省首创自动报警功能,第一时间将重要信息、人员流动轨迹反馈防控办,为人员流动监测安上“千里眼”。
“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扎堆聚集不可有!”走进建瓯市,不论是社区街道,还是村组院落、村口路旁到处都贴有科学防控宣传标语。为立体做好抗疫宣传,市委宣传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时动员18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233个村(社区)志愿者投入抗疫一线,开展防疫知识宣传、防疫政策解读等志愿服务,这一抹抗疫“志愿红”已成为建瓯市初春时节的最美风景。
“我是党员要给群众当表率,爸爸欠你一个婚礼,婚礼延期,爱不延期。”东游镇盛前村党员叶恭盛原本2月12日为北京工作的女儿叶靖文举办婚礼,并向亲朋好友发出了婚礼邀请。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与女儿女婿商量取消了婚礼。在他影响下,女儿叶靖文也加入村志愿服务队,为党员传送“五带头”宣传单,到村劝导点劝导过往村民。
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构筑起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截至2月20日,全市累计摸排上报湖北入瓯人员1347人,其中武汉919人;累计上报除湖北的外省入瓯人员14024人,其中温州入瓯936人。目前医学隔离10人;处于14天医学观察期2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2人。
多方联动:合力抗疫显大爱
“防控疫情,我们想尽自己所能为市里出份力。”建瓯市女企业协会通过人脉关系购买了2万只口罩。1月31日,协会会员凌晨两点赶到建瓯,把最紧缺的医用口罩送到了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新闻工作者手中。
爱心汇集,暖流涌动。面对疫情,建瓯市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各尽其能,为防控疫情尽上一份力,献出一份情。
2月1日,在徐墩镇归宗村交通劝导站发生了感人一幕,白马寺住持和村民苏大富在瑟瑟寒风中,自发为村口交通劝导站上24小时值班的工作人员送去热开水、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你们为全村人民守护平安,很累很辛苦,给你们送点吃的喝的是应该的!”苏大富深情地说。
2月10日,上海纷雅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建瓯籍企业家危小武将10万元现金通过红十字会定向捐赠给市疾控中心,支持建瓯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家乡贡献力量。
2月14日,建瓯市红十字会收到建瓯籍加纳华侨捐赠的50000个口罩。
2月18日,建瓯明良食品有限公司将加班生产的615箱速冻玉米笋、400箱速冻青梗菜、181箱速冻白花菜、200箱速冻竹笋等,价值26万元物资驰援武汉。
建瓯市是农业大市、蔬菜生产大市,因为流通受阻,蔬菜价格一落再落,而且无人收购。眼看着蔬菜就要烂在地里,菜农们心急如焚。南平市人大代表、建瓯市海绿集团董事长雷禄鑫主动联系周边镇村的菜农,收购、销售他们生产的蔬菜,并将花菜的价格提高到每斤0.7-1.00元。同时他主动开放海绿集团的电商园冷库,供徐墩镇北津村、桂美村、富头村,芝山街道马汶村等周边镇村的菜农存放花菜、冬笋。目前已有100多吨的蔬菜从电商园冷库发往上海、济南、桂林等各大城市,既帮助菜农解了燃眉之急,又保障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
“告别家中煮好的年夜饭,暮色中你匆匆奔赴武汉,那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你却挺身而出主动请战......”这一句句温暖而又充满力量的歌词出自建瓯籍词作家魏德泮写的歌曲《挺身而出——唱给奔赴武汉疫区的医护人员》。
……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次次爱心行动,一桩桩凡人善举,穿透寒风冷雨,直抵人心最柔软处,传递爱的力量,汇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相关阅读:
- [02-20] 建瓯市退休干部党员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 [02-20] 省级文明单位建瓯汇光发电公司:四管齐下共抗疫情
- [02-20] 建瓯:扶贫脱困不“掉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