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县域风采 > 正文

武夷山:抗疫战场上宣传人的“尖峰时速”

2020-02-09 17:20:3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用智慧纾解抗疫难题

疫情的突如其来,让大家猝不及防。武夷山宣传人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办法总比问题多。

防疫宣传要扎实,怎么办?五夫镇、星村镇、上梅乡、洋庄乡的宣传人,绞尽脑汁、脑洞大开,组织年轻干部,编撰疫情防控顺口溜、拍摄方言短视频、改编网红歌曲创作出《洋庄最美人》《防疫Disco》,再通过微信群在广大群众中转发传播。而岚谷乡村居人口分散,村里老人多,新媒体也失灵。于是,岚谷乡宣传委员陆光明就组织村干部成立骑兵团,用摩托车载上广场舞音响,到各村四处宣传抗疫精神。在一些无法骑车的偏远自然村,就采取传统敲锣打更的方式,组织人员进村喊话,确保抗疫宣传全覆盖。

口罩补给跟不上,怎么办?五夫镇宣委王钦明在网上发现,这几天,有的医生,急民众之所急,在网上科普了大量的自制口罩的方法。因此,打起了自制“土口罩”的主意。他安排镇里工作人员从网上找来自制口罩教学视频,组织村居有缝纫技术的群众,利用棉布、纱布和保鲜膜等材料,按照教学视频赶制“土口罩”,为镇村防疫的工作者筑起第一道防线。

谣言飞、传言多、人手少,怎么办?吴屯是武夷山全市行政村最多,乡干部却较少的一个乡。面临着工作力量不足的困难,该乡宣传委员王勇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这个覆盖全乡各村的工作网络,把18个行政村(场)文明实践站(所)的志愿者组织起来,组成20支文明劝导队,并招募党员干部、乡贤和群众,成立党员突击队、服务队等队伍,一同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宣传正能量,劝导村民不出门、不串门、不聚餐、不传谣。

用贴心服务抗疫同志

在基层心里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

一个小喷壶,一台小蜜蜂,是因为李崇英心里装着群众、装着责任、装着关心。

李崇英,今年5月就要退休的崇安街道办的主任科员。因街道的宣传委员暂缺,就让她暂时承担这块工作。在防控新冠战役中,她没有以老同志自居,而是和年轻的社区工作者一道走街串巷。作为一名基层女干部,她有着特殊的细腻。

在和基层干部一同做工作时,她发现一些背街小巷、乡间小道宣传车进不了,流动音响太笨重,宣传干部常常是累得满头大汗。她及时报告协调街道为辖区15个村居和3支巡逻队都配备购置“小蜜蜂”,并聘请专人录制防控新冠肺炎宣传音频,减轻了宣传员的负担。

在做排查工作中,看到大家只有一个简易口罩,安全隐患大,她又组织人员采购来旅行装小喷壶灌注消毒酒精,让每一位入户工作的同志随身携带,在入户前对自己进行喷雾消毒,保障自己的同时也保障街道每一户的居民。

用委屈赢得群众信任

疫情防控措施不断出台,一些群众日常活动有了约束,不能再像平日一样来去随意,一时的不适应也对防控工作产生了不理解,对大家三番五次上门做宣传、在交通路口设卡劝阻等工作不支持配合,甚至责骂。他们没有放弃,而是把委屈往心里装,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和责骂,变成了“难得糊涂”,在抗疫征程中继续负重前行。

星村镇是一个商业相对繁华的乡镇,一些商店本可在正月赚个盆满钵满,孰料突发的新冠肺炎的传播,打破了他们的希望,个别商户却迁怒于做宣传工作的同志。“这时候,我们要有同理心,多想想商户们的不容易。”星村镇宣传委员陈孝明这样对一线年轻人说,“当干部做群众工作,就要有一定的胸怀。一些工作在现场和群众计较,往往会激化矛盾,把问题复杂化。相信群众事后会理解我们的工作的。”

除了一些商户不理解,一些小区的大叔大妈们也常常误解宣传干部。

“上门不开门,敲门不理睬。这样的事情你肯定会遇上。”新丰街道宣传委员彭建湘说。“有一天,我们上门发防疫宣传单和宣传小册子。刚到小区门口就被小区里的大妈拦下来。他们认为工作队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发传单,这些传单暴露在外面,也会携带病毒传染,就是不肯让工作人员进去。”

如何化解群众的误解?彭建湘想起了林业防火队的打更人。于是,每天晚上防疫打更人就在每个社区巡回打更提示。既解决了小区宣传进不去,又把新冠肺炎防控更“高调”宣传了。

正是因为,宣传人心里装着群众在工作,一些群众也从不理解转为支持,甚至主动的加入到防控工作中来。新丰街道洋墩等村庄打出“你外出战斗,我为你保航;你保护村庄,我提供支持”等支持标语。一些社区的群众自发的地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来一起做宣传工作,转发各种防疫政策,向上门发宣传材料的同志说谢谢,向在卡口劝阻的同志道声辛苦,一些群众自发为在寒风中值守的同志端来热茶、水果表示感谢,甚至主动报名要参加值守劝阻。

1  2  3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