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百姓所盼 心系民生改善
2020-01-08 09:19:0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
分享到:
|
教育、医疗、养老,是民生领域的三大问题,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两会期间,记者梳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后发现,这些民生“好声音”既有针对性,又有可行性。
关键词: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去年12月23日,南平市教育局组织50位中小学示范校校长,赴深圳开展为期一周的能力提升培训。通过专题报告、名校考察、专题研讨等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对标深圳“学有优教”的目标,联系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南平市人大代表、松溪一中校长连雄感触颇深。
连雄认为,南平地区对标深圳,首先要通过引入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有效的教师培训以及打通教师职称通道等方式,解决教师不够用、不适用、不稳定这三个基础性问题。其次,还要在小学“强基”、初中“壮腰”、高中“筑梦”的过程中,强调基础教育体系问题,各阶段学校如果各顾各,教学效率会大打折扣,应该从办学思想、育人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展开更多互动。
“教育的发展首先是人才的发展。教育如何固本强基,首先要把根扎牢,在教师队伍方面,要充分发挥名校长(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南平市人大代表、建瓯市实验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曹建忠的“福建省名校长曹建忠工作室”,启动两年多以来,成果颇丰。
曹建忠告诉记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养100名市级教学名师、300名学科带头人、1000名骨干教师,他觉得非常好,应当持续发挥“131人才工程”的作用,聚焦成效和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教学成果,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天,让这些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真正起到传帮带作用。
实体经济强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南平市通过组建职业教育联盟,职教体系日趋完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引起了许多代表委员的关注。
今年两会九三学社界递交了一份《优化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提案,直指南平市职业教育存在当地生源和当地就业比例低、经费投入和政策奖补力度小等问题,建议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升职业院校本土生源比例,加大职业教育激励力度等,解决南平市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难题。
关键词:医疗
提升医疗资源供给水平
“去年12月,我因为感冒在政和县东平镇卫生院看病,使用了社会保障卡结算,买药仅需要1.5元,我发现现在农村有很多老人,已经习惯了小病来卫生院看,现在政策好,看病容易,药也便宜了。”在今年两会上,南平市人大代表、福建东平高粱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步瑞发言时,将自己在乡镇卫生院看病的所见所闻,分享给与会的代表们听。
让张步瑞感到吃惊的还不仅仅是在乡镇卫生院看病方便,“我后来去药店购买同样的药品时,发现需要15元。这里有十倍的差价,说明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医改红利已经显现,从镇到村,距离不远,但对于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农村特殊群体来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
打通医保报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把医改的实惠带到村民家门口,需要做的地方还有很多。南平市人大代表、顺昌富宝实业有限公司高压车间工人李安东还建议,有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药品,只能在指定卫生所购买,医保结算系统是有了,但是药品不太全,村卫生所是否能有更多的药品供给。
乡村医生担当着保障农村群众健康守门人的角色,随着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南平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得到改善,可南平市乡村医生仍面临着新生力量不足、从业人员逐年减少等严峻的问题。南平市政协委员、浦城富岭卫生院院长廖胜华又带来了他的“老生常谈”,再次呼吁重视本土乡村医生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有能力、留得住的乡村医生新生力量,破解乡村医生人才队伍紧缺的问题。
此外,代表委员对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提出具体要求,南平市政协委员、南平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姜闽英提出,希望能够加强第一医院的急救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套专门的急救医疗设备缩短急救时间。九三学社界递交了《关于完善建阳区域120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建议成立建阳区120急救指挥中心,整合现有医院急救资源,合理划分急救区域等。
关键词:养老
着力破解养老难题
南平市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已经有公办民营机构养老、上门式服务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如何更好地解决“老有所养”问题,代表们各抒己见,提出更多“养老”模式的建议。
“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提高老有所养质量。但在南平市医养结合的探索还不深。”南平市政协委员、南平市人民医院院长钟文亮表示,南平市人民医院作为闽北中医院的“龙头”,可以探索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中医在治未病、慢性病、养老保健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而目前在医院内医疗任务很重,医养结合需要有合适场地,如果能够利用宁康医院搬迁后的部分场地,结合人民医院的人才优势和经验,对医养结合进行深度探索,将有效推动南平市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
南平市政协委员、南平市妇联副主席丁文新也建议,预测到2030年,延平区人口老龄化率为27.36%,日间照料中心是养老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议从闲置的办公用房中筛选出部分人流量小、商业价值不高的场所,建立连锁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日间照料中心。
此外,南平市人大代表、武夷山市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若宁也建议,提高南平市医疗卫生水平,利用武夷山优质的旅游资源,在武夷山建设医疗健康养老项目。(张莎 钟伟欣 黄炜莉)
相关阅读:
- [01-04] 延平:聚焦群众关切 补齐民生短板
- [12-25] 民生小事系初心 牢记使命办实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