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节后“躺着中枪” 恢复元气需借外力
估值水平仍然偏高
恢复元气需借外力
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上证综指的走势看,还不能说恐慌情绪已经释放完毕,尤其结合外围新兴市场看,很多国家或地区的股票指数处在高位,如果国际资本持续流出,下跌空间仍然较大。
上证综指看似跌无可跌,但从估值来看,除去一些权重较大的金融股外,A股的市盈率水平明显偏高。其直接参考是AH股价格比。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82只AH股中,A股折价或者溢价率小于10%的股票数量为26只,占比约30%,而A股溢价率在30%以上的股票有47只,占比57%。若考虑到香港市场资金无风险收益率低于内地以及股票分红率显著高于内地,则A股的估值就显得高高在上。从这一角度讲,即便是上证综指在6月以来的6个交易日急跌6.62%的情况下,投资者保持谨慎不无道理。
大跌已成事实,何时见底企稳就成了当前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事实上,破位下跌之后,不少技术分析人士将上证综指的下一支撑位调低至2000点。且不论点位如何,在经历了此轮深度调整后,投资者之前的乐观预期已然出现变化,因此市场若要企稳、重拾升势,乐观预期的重新形成必不可少。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从基本面及技术面上暂时看不到股市企稳的理由,因此市场若要恢复元气,恐怕需要借助外力。政策面的利好消息是多方可以期望的“援军”,在上周CPI及PPI数据公布后,一度增加了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放松的期望。事实上,当前管理层确实握有一些尚未使用的对冲政策,如尚处20%之上高位的存款准备金率。
在品种选择上,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下低估值蓝筹股仍然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同时,尽管成长股与主题投资仍有反复活跃的可能,但风险相对较大。总体来看,投资者仓位不宜过重。
端午小长假期间,新兴市场股市均遭遇资金大规模撤离。休市三天后A股也未能幸免,上证综指在端午节后的首个交易日大跌2.83%。除了热钱出逃外,新股发行重启脚步渐行渐近、价格及信贷数据不佳也是压倒股指的重要力量。
在大跌过程中,场内资金毫无进行风格切换的意愿,仍热衷于成长股及主题投资。创业板指数上演强势逆转,沪综指、深成指等主板指数“长阴破位”,对比鲜明。市场人士认为,从13日两市缩量下跌的情况来看,投资者“抄底”热情不足,整体市场走势偏弱,做空动能仍有待释放。当前市场整体走势堪忧,未来恢复元气或需借助外力。(申鹏)
(中国证券报 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