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教授:大国间战争可避免 美不与中国军备竞赛
资料图:约翰·兰普顿
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前会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戴维·兰普顿是美国有名的“中国通”。无论是在早期的《同床异梦:处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还是正在写作中的《跟随治理中国的领导人:从邓小平到习近平》,兰普顿都在深刻分析不同时代背景下中美如何维持建设性关系。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前夕,《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兰普顿教授,他否认了美国企图拉中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说法。兰普顿强调的是,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重点在于加深合作,大国间的战争以及深层次的摩擦可以避免,一旦大国发生这些冲突,将是全球领导力的失败。
“习奥会”将为大国关系注入新内容
环球时报:中美两国领导人即将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这次会晤对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有什么意义?
兰普顿:2012年2月,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副主席访美时就提出美中两国应构建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现在,两国都试图在给这个笼统的概念赋予一些内容。这也会是6月7日和8日加利福尼亚“习奥会”的一个隐含主题。当然,促进两国在亚洲的合作是重要的。我们长期的目标应是建立地区性的经济与安全机制。在这些机制下,美中是平等的伙伴关系。两个国家都应试图开创更多的经济与安全格局,而不是把另一方排除在地区之外。
从全球范围来讲,这个概念意味着两国应合作提供更多有意义和全球性的经济、安全、环境及其他公共利益。例如:在热点地区如亚丁湾进行海上合作,能源和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帮助全球经济稳定的治理(如同我们在2008年后所做的),以及在全球卫生方面更进一步的合作。这种新型大国关系的重点在于加深合作、减少摩擦。大国间的战争以及深层次的摩擦并非不可避免;一旦发生,将是全球领导力的失败。
环球时报:您的新书名为《跟随治理中国的领导人:从邓小平到习近平》,您怎么看中国领导人的治理方式?
兰普顿:在这本书中,我会证明他们的领导方式有一脉相承之处,但也有改变。最重要的是,中国社会比以前要复杂得多。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随着人们教育水平提高以及和世界有了更多接触,中国的城镇化程度更高了。现在,中国的领导人必须下大力气协调与内部集团、其他国家以及国际机构和多边机构的关系。身为当今的中国领导人需要平衡多方势力。在邓小平重返政坛的1977年,这些势力是不存在的。
- 2013-05-30日本右倾化长期影响:导致东亚现军备竞赛危局
- 2013-04-12美网络安全预算达130亿美元 或致新军备竞赛(图)
- 2013-04-10美军率先界定网络攻击武器 将激发新军备竞赛?
- 2013-03-27台军承认与大陆有明显差距 称不会进行军备竞赛
- 2013-01-25军事专家:全球即时打击武器成国际军备竞赛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