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应收款下月望证券化 减压成原动力
商业银行减压成原动力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就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而言,一方面银行资本总体稀缺与信用卡业务增长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另一方面受2月25日起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调整的影响,银行刷卡手续费总体下调,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正面临着来自资本约束和收入增长减缓双重压力的挑战。”
他强调,在此背景下,各家银行将更为关注信用卡业务经营效率的提升,如何提升信用卡资产回报率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
事实上,资金池中信用卡贷款的数量非常巨大,远非其他资产的证券化能够相比的。例如,在特拉华州的共和银行实施的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中,账户个数为22万多个,而一般的资产证券化多的也不过几千个。因此,信用卡贷款组成的资金池的风险更容易分散、对资金流的预测更加容易。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信用卡授信总额为3.49万亿元,同比增长34.0%,较第三季度末增加1516.03亿元,环比增长4.5%;期末应偿信贷总额11386.69亿元,同比增长40.1%。
据记者了解,美国当年推出资产证券化最大的动力来源于商业银行。银行出于提高流动性和满足大规模融资需求的目的,先是大刀阔斧地将现有的信贷资产以证券化的方式出售。随着市场的成熟和完善,银行系统发现,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满足借款人的融资需求不仅效率高,融资规模大,而且可以避免银行资产负债表无限膨胀带来的诸多风险。
上述负责人强调,从境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应该说是一条通过提高信用卡业务资产周转率来提高资产回报率的重要途径。
中信建投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亦表示,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产品的推出,可以使银行的资金周转加速,把资金循环应用到中高收益的领域。除此之外,通过将风险分散出去,可以降低个别银行的风险。
但他也指出,“现在进展比较快的还是一些中小银行,信用卡业务本身就不特别大,收益并不是很明显。因此是一个试水阶段,这个趋势会进展的怎样很难说。就像资产证券化也提了很多年了,现在做成的也还是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