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集团重组二重消息疑泄露 三营业部提前入场
但事与愿违的是,二重集团对其并不积极。
据前述人士称,二重集团始建于1958年,较东气集团要早,国资委排名也靠前,因此觉得后者尚不够支撑重组的级别。特别是在后期管理构架的安排上会出现较大协调困难。而明显强势的国机集团则更具底气。
资料显示,国机集团前身为始建于1953年的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199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成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是中国机械工业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业务链最完善、研发能力最强的大型央企集团,亦是世界企业五百强。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目前拥有近50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9家上市公司,140多家海外服务机构,全球员工总数近10万人,并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2年营业收入达2134亿元;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百强榜首、国资委中央企业业绩考核A级企业。
与其相较,属于后辈的二重集团则明显不在同一量级。据官网介绍,二重集团仅拥有*ST二重一家上市公司,另有8个科研院所,11个事业部、子公司。截至2012年末总资产252.6亿元。其中主要资产皆在上市公司,下辖一家研发中心(成都工程研究中心)和两个生产基地(四川省德阳基地和江苏省镇江出海口基地),2012年末营收为39.88亿元。
近年来,其为之倚重的*ST二重发展并不平稳。上市以后,业绩更陡转直下,上市第二年的2011年首亏1.4亿元,2012年亏损扩至28.89亿元,而2013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亏损3.04亿元。
“为确保上市资格,两家公司联合重组后将力争*ST二重在今年扭亏。”前述人士称,国机曾参与二重早期项目建设,双方合作颇有渊源。此次国机将主导集团层面的改革,包括研发、管理等部门的整合,将通过两方业务条线的互补协同,最终使得公司市场局面打开。
从产业分布看,目前国机集团在新能源设备制造方面鲜有布局。其主要板块为机械装备研发和制造、工程承包、贸易与服务。而以冶金成套设备、核电、水电、火电成套铸锻件、重型压力容器、大型传动件、大型航空模锻件等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为优势的二重无疑将可弥补这一缺口。而国机集团在海内外拥有强大的诸多电力等工程设备市场的行销能力,亦将有助于二重脱困。
疑信息泄露千万资金提前布局
尽管目前尚不涉及实际控制人的变化,但因国机集团介入所带来的重组显然将直接影响其股价走势,而*ST二重此前的一轮上涨亦难以回避内幕信息提前泄露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2年下半年起,国机集团与二重方面的互动就较为频繁。如去年9月23日,国机集团总裁助理、中机建设集团董事长刘敬桢在参加柳州市举办的“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博览会”时,曾会见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德润。
而今年2月26日,中国二重报亦报道,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重装股份公司董事长石柯会见了前来二重访问的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郭伟华。后者亦属国机集团企业。石柯当时表达了与其加强交流与合作的愿望。
3月以来,国机集团兼并二重的消息在坊间首度不胫而走。股吧有传言称,公司正在清产核资,并进行接洽谈判。此后更有消息显示,国机并购以后将对公司技术部门大范围重组并迁往成都基地,与国机集团的技术部门重组成立国机集团西南研发中心,为公司具备成套总包能力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