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难心事、揪心事怎么办?延平综治中心来解忧

2025-11-20 18:43: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1月20日讯(通讯员 缪韵)“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专业人办专业事,既保住了养老钱,又守住了老友情,这才是实实在在为群众着想!”调解成功的杨大妈点赞说道。日前,延平区综治中心的金牌调解员陈万泉从情谊切入,促成借贷纠纷中的杨大妈与林阿姨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并联动法院快速完成司法确认。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论述,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延平区持续深化市委“四个一”机制做法,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近日,位于文体路的延平区综治中心新址正式启用,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为辖区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诉求解决渠道,彰显了区委、区政府将群众关切作为平安建设出发点的政治担当。

今年以来,区镇两级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3031人次,2985件纠纷问题通过调解等方式得到高效解决,全区信访量下降45.9%。依托“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综治中心累计化解邻里、物业、消费等各类纠纷718起,转诉讼280件,办理群众诉求1519件;化解企业相关纠纷40余起、农业产业纠纷50余起,既实实在在解决了群众、企业的“急难愁盼”,更护航产业稳步发展。

延平区综治中心 缪韵 摄

走进焕然一新的综治中心,功能完善的服务区域令人眼前一亮。科学划分的综合服务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法学专家咨询室、监控研判室等空间,覆盖婚姻家庭、劳动争议、邻里纠纷等多类场景。全区14个部门资源整合在这里,“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搭建彰显着延平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心。前来办事的市民陈先生称赞:“位置选得好,居民群众欢迎,功能也更齐全,从进门咨询到问题解决,每个环节都让人感到踏实!”

胡先生劳动纠纷在中心协调下调解成功 区综治中心供图

为了更好发挥综治中心的枢纽作用,延平区构建多元联动机制,破解治理难题,针对劳动争议等复杂纠纷,联动人社、司法等部门协同处置。如零工胡先生工资纠纷案,通过普法宣传与多方协调,当天即督促企业支付欠款。“没想到欠了快一年的血汗钱这么快就拿回来了!”胡先生表示,“部门联动效率高,我们打工者更有保障!”

据了解,中心还创新推出“点单式”调解模式,将33名专职调解员按专长分类成“专班”,群众可按纠纷类型自主选择,此外,在调解中引入心理疏导机制,创新开设“百合调解室”,推行“乡贤调解+法治引导”模式,寓意“百合和解、百事好合”,有效解决百合产业相关纠纷。“多亏综治中心的同志多次上门测量、耐心调解,困扰我们两家半年的地界问题终于解决了!”村民甲某与乙某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后,由衷感慨。

当前,延平区已织密区、乡镇(街道)两级综治中心联动网络,将治理效能一竿子插到底,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全区“一盘棋”。

立足新起点,延平区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延平实践,推动基层治理从“能解纷”向“解好纷”升级,以更优质的服务筑牢平安基石,用实干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注入新活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