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南平立足资源禀赋,推动产业融合化、绿色化、链群化发展,聚力打造绿色产业发展高地——向新而行 动能澎湃
| 2025-11-19 09:08:0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五年来,共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7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6%。闽瑞、维盛、利澳等总投资91亿元的ES纤维产业,瑞碳、空天碳、福碳等双碳产业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南平市。三爱富(邵武)氟化学产业基地项目、阳竹科技竹纤维全生物降解材料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圣农发展(浦城)新建年产4500万羽肉鸡工程及配套设施等项目新建投产。累计新培育省级工业龙头企业8家、龙头培育企业2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9家,工业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
五年来,南平市氟新材料主要产品已覆盖无机氟化物、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聚合物及其加工品、氟氯烷烃及其替代品四大系列,5个氟新材料链主企业产品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建成邵武永晶科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福建省氟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邵武氟新材料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锚定重点赛道、全面发力,南平各个重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五年来,科技研发投入持续提高,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例连续多年保持在90%左右。累计新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24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绿色工厂34家(国家级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国家级1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17家、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1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3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工厂)11家(国家级2家)、省级产业领军团队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5家企业6个产品通过省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关键基础配套件)认定,6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
蓄势赋能 惠企兴业
今年,南平市“企呼我应”平台收到邵武、顺昌、延平、武夷山等地15家企业诉求件,主要咨询专精特新企业优惠政策以及申报专精特新企业有关条件、流程等。
“接到企业诉求后,政策服务团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对接企业,通过政策支持、精准推送、专题培训等形式,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平市出台专精特新奖补政策,精准指导企业申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贷款,发布《南平市惠企政策申报指引(2025 年版)》,制定实施《南平市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完善企业重点培育库,目前有72家企业列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重点培育库、28家企业列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培育库,实现“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