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车流之上有道安全“彩虹”!
| 2025-11-11 17:40:5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东南网11月11日讯(通讯员 图/文 李海玥 游立成)在南平市延平区八仙二支路繁忙路口,一座人行天桥正稳步建设,预计11月下旬竣工投用。这座承载百姓期盼的民生工程,既是横跨车流的“彩虹”,更是市、区两级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将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幸福清单”。

八仙二支路人行天桥效果图
这座人行天桥的规划建设,就是“市区一体”回应群众诉求、解决民生痛点的具体案例。八仙二支路是南平一中、二中江南校区及剑津小学师生上下学的必经之路,由于道路狭窄、人车混行,每到交通高峰时段,拥堵现象频发,师生与居民出行安全面临隐患。“辖区常住居民加上三所学校的师生,每天早晚高峰这里都堵得厉害,大家建天桥缓解交通压力、保障出行安全的呼声日益强烈。”江岭社区负责人说道。
群众有呼声,党委政府有响应。市委主要领导多次过问项目进展,要求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加快推进;区委、区政府组建工作专班,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指导下,延平区成功申请到2025年中央彩票公益金,有效破解了地方财力紧张、项目配套资金不足的难题,群众的“心愿单”转化为清晰的“施工图”,天桥建设项目顺利开工。

施工现场
设计和地质勘探阶段,并非一帆风顺,人行天桥方案是基于对地质条件的严谨勘察与科学研判而确定的。施工方负责人介绍:“该路段属回填区,地下不明管网多,且存在泉眼等复杂地质条件,原计划的地下通道方案面临较大施工风险。”经多轮论证,最终方案定为人行天桥,既规避了地质风险,又实现了人车分流的功能需求。然而在施工中亦面临技术挑战。“针对泉眼涌水问题,我们采用‘井点降水’等专业技术手段,成功解决施工难题。”截至目前,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约80%。
在设计阶段,项目充分考量群众出行需求与地质条件特点,创新采用“Z”字型钢结构布局,全长99.51米,如一道飞虹横跨八仙路与八仙二支路上空。三座人行楼梯精准对接南平一中校区、二中片区及云岭小区公交站,构筑起立体分流的步行系统,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周边师生和居民的出行安全问题。
理解与支持,是项目推进的最大动力。虽然施工给周边交通和居民生活也带来暂时不便,但师生和居民们纷纷表示理解与期待。“想到以后孩子上下学不用在车流里穿梭,现在多等几天、多绕一段路都是值得的!”家住江南第一城的家长王女士的话语,道出了周边群众的共同心声。
手记:天桥之上,民心所向
这座桥的价值,从来不止于跨越道路的实用,更在于它承载的民生温度。它不仅是用工程技术破解民生难题的“最优解”,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它生动诠释了一个深刻道理:城市的发展,终究要以人民的幸福为标尺;执政的温度,终究要在为民的实践中彰显。当孩子们踏着“彩虹”安全往返校园,当居民们从容穿越繁忙路口,这座天桥的民生价值,将在每一个平安祥和的日子里静静流淌,成为“市区一体”一道温暖的靓丽风景。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