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武夷山:打好新时代“新侨牌”

2025-11-06 13:20: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1月6日讯(通讯员 杨鸿 衷淑珺)深秋时节,在武夷山星村镇黄村村,16方鱼塘的潋滟水光之间,一座夯土屋舍飘散出阵阵咖啡香。这座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滨水茶足径北侧的“鱼塘咖啡”,自7月中旬试营业以来,市民邀约好友来此打卡拍照,外地游客寻香驻足小憩,迅速走红社交媒体,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卡地。这间由澳大利亚华人王水龙返乡创办的“村咖”,不仅为乡村增添了新潮气息,更成为武夷山“侨助乡村振兴”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武夷山积极践行“大侨务”理念,依托“双世遗”资源优势,坚持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为核心,创新打造“武夷之友”工作品牌,有效汇聚侨界力量,为助推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侨动能”,打好“新侨牌”。

打造“武夷之友”品牌,凝侨心筑同心。“武夷之友”是由南平市委、市政府倡导,致力于打造南平与台港澳青年交流往来的活动品牌。从2018年9月开始,香港“武夷之友”、澳门“武夷之友”、台湾“武夷之友”相继成立。通过开展文化交流、实习体验、科普考察、行业研讨等活动,增进闽台港澳青年的相互学习、情感交融、文化共识,已成为闽台港澳四地青少年交流的重要活动品牌。

利用“武夷之友”这一平台,武夷山深挖朱子文化、茶文化等本土特色文化富矿,创新开展“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等活动,向海外华裔青少年生动讲述武夷山无与伦比的生态资源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吸引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近千名华裔青少年参与。积极承接高层次海外文化团组来访,邀请国际文博专家、海外华文媒体采风团等实地感受“双世遗”魅力。武夷山取景拍摄的《侨与茶的故事》《“侨”见南平》等外宣片,在欧美主流华文媒体平台播出,总浏览量突破300万次,以乡音乡情激发海内外侨胞的血脉深情与文化自信。推动武夷学院朱子文化研究中心成功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挂牌设立南平首个福建省港澳青少年(南平·武夷山)同心交流基地、暨南大学港澳台侨青年国情教育基地,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交流体系,充分发挥“侨缘、茶缘、文缘”特色,系统开展朱子文化寻根、茶文化体验等深度研学交流活动。一年以来累计接待侨领侨团46批次、400余人次,有力促进中外文明对话与心灵契合。“武夷之友”品牌自2018年成立以来,有效覆盖和服务侨界群体超2万人,吸引参与文化交流人次超8万,成为凝聚侨界力量、促进双向开放的重要载体。

探索“侨联+侨企+市场”模式,聚侨力促发展。武夷山积极探索“侨联+侨企+市场”联动模式,把侨务招商植入展会、参访、调研等各类活动中,精心组织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重点侨商团组来武考察,围绕茶产业、文旅康养等领域深入挖掘掌握征集侨商投资意向和项目线索,有效对接招商信息,持续跟踪服务总投资10亿元的武夷山国际茶叶包装博览中心项目,成功促成安溪县大名巢茶业与武夷山闽景茶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两地茶企合作发展。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与厦门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支持侨资企业拓展外贸出口业务,为侨企争取专项优惠贷款总计2850万元,有效破解融资瓶颈。武夷山持续挖掘800余名海外侨胞和16700名归侨侨眷资源,在异地商会设立“侨商联络处”,聘任商会会长为海外招商大使,利用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契机,举办“侨聚清明、共话发展”、新春招商恳谈会等活动,全面加强与港澳、海外同乡会的联谊互动,今年来拜访重点乡贤36人,对接意向招商项目3项。发挥侨界资源优势,用于救灾、防疫和城乡建设,累计引导海外侨胞公益捐助超500万元。成功承办“侨家乐·福建省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吸引海内外游客3.5万人次。

织密侨务服务网络,护侨益暖侨情。完善“县-乡-村”三级侨务服务网络,科学划分侨务服务网格,率先在全省成立新阶人士侨联,创新设立五夫镇侨台民宗联系点,并在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区域布局省级“侨胞之家”服务点。建立“走访-反馈-回访”全流程机制,实现网格走访全覆盖,涉侨诉求办结率达100%。早年远赴意大利的胡先生,回国专程到武夷山市侨办申请华侨回国定居。因出国时间久远,办理手续需补充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相关证明。因一时难以查找,让回国时间有限的胡某犯了难。了解到胡先生的急难愁盼后,武夷山市侨办第一时间启动“为侨服务绿色通道”,主动对接公安部门,详细说明胡某的特殊情况与时间诉求,工作人员全程跟进协调,在侨办与公安机关的高效联动下,原本需多日办理的户籍证明及回国定居手续,仅用短短数日便全部办结。拿到回国定居证的胡先生感慨道:“在武夷山好暖心”。

同时深化侨联与司法机关的协作联动,推出涉侨服务联席会议制度,选派优秀法官担任服务侨联的“法律特派员”,建立涉侨纠纷调解“绿色通道”,切实保障侨胞在文物、土地、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合法权益。2025年以来,已有效化解涉及维权信访、企业劳务纠纷、回国定居等各类问题15起,营造依法护侨、用心安侨、用情暖侨的优质环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